返回

第264章 景玥离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64章 景玥离京 (第3/3页)

那个饼翻转过来,见只是有些焦黄,才松了口气。

    小本生意,一个饼都不能损失!

    铲起两个递给等候的客人,他转身又迅速的揉了两个下锅,“滋”的一声,窜起一股带着板油香的白雾。

    云萝的衣角忽然被轻轻的扯了两下,她低头看去,就见刚才那个小豆丁捏着她的一片衣角,睁大眼睛扑闪的看着她。

    “姐姐,你是哪家的?我从没在这儿见过你。”

    刚才摸了他小肚皮的妇人飞快的瞄了云萝一眼,然后跟小豆丁说道:“你这小皮猴,见着个好看的姐姐就拉着人问东问西,也不怕遇到坏人被拐了去。”

    她显然是认识这个小孩的,跟他说了一句后,又跟云萝说道:“我没有说姑娘是坏人的意思,您别见怪。”

    云萝冷淡的点了下头,又低头去看小孩儿,看到他露出在袖子外的那一截肉胳膊,不由伸手捏了一下,“我家住在康平坊。”

    “康平坊在哪里?”

    “顺着正元大街一直往北走,就能看到了。”

    “哦~”还是不明白!

    小豆丁不明白,旁边的大人们看她的眼神却变了。

    云萝也不在意,并且又在小孩儿的小胳膊上捏了一下。

    郑嘟嘟小时候也是这么胖的。

    emmm……或许还要更胖些。

    肉饼很快就熟了,她接过用油纸包裹的五个滚烫肉饼,转身离开。

    转身时,看到先她一步拿到肉饼的小孩儿正拎着油纸站在捏小泥人的老汉面前,一边“呼哧呼哧”的给肉饼吹气,一边眼巴巴的看着挂在架子上的那些色彩斑斓的小泥人。

    她也站在旁边看了会儿,然后挑了两个泥人送给他。

    八月初十,在所有人都忙忙碌碌为中秋做准备,还有一部分人则在翘首关注今年院试的时候,大彧月报的第九期也发布了。

    一瞬间,不管是为中秋做准备的,还是家中有子弟在参加院试的,都不由得把目光转移到了另一件事上。

    滇南水灾,百姓流离,官府却不仅不上报朝廷请求赈灾,反而封闭关卡禁止人员出入?

    就是最没见识的人都觉得这事有问题了。

    次日,弹劾安宁郡主的奏章又一次如雪花般的飞上了泰康帝的御案,说她泄露朝中机要,妄议朝政。

    当天中午,吴国公府就被禁军给围了,皇上说,他更想知道滇南水灾为何迟迟不报入京城?滇南总督为何派兵把守出入关卡禁止流民外出,甄庆身为甄家养子,且是上了族谱的养子,他在滇南的行为甄家人是否知晓?

    一瞬间,朝臣们安静如鸡,他们突然发现,皇上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能随意被他们左右的皇上了,就算是对那些不甚恭敬的封疆大吏,他也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样客气和小心对待了。

    总觉得景家小王爷就是皇上手里握着的大杀器呢,还有两广总督叶诀,因为温大郎和卫小侯爷的交好,促进了温夫人和长公主的交好,进而让叶诀早在几年前就明确的倒入了皇帝的阵营。

    咦,叶诀呢?

    他身为两广总督,不仅要追击海寇,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紧邻的滇南形成了威慑和监督,让滇南总督甄庆不敢乱来。如今滇南发生这么大的事,京城远在千里之外被隐瞒不算稀奇,叶诀难道也没有半点察觉?不然怎么会至今没有上报朝廷?

    叶诀出事了!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京城里的许多人都有了这个推论。

    若没有出事,那就是与甄庆勾结到了一起。

    朝中许多人因此弹劾叶诀,户部尚书温大人也因此受到牵连,毕竟叶诀可是他的小舅子,叶诀唯一的女儿也一直养在鲁国公府。

    泰康帝都要被这些人气笑了,滇南出事,弹劾两广总督叶诀的奏章竟然比弹劾滇南总督和道台的还要多。

    这些天,秦书媛的神色中也总有一股子杀气,几乎将她大家闺秀的温婉气质破坏殆尽。因为她几乎每天都来报馆,身为御史的父亲竟然被某些同僚给弹劾了。

    “郡主,我听说章鹤御史十分宠爱他的一个小妾,因此冷落了嫡妻不说,甚至还因为那妾室几句无中生有的告状而掌掴夫人,且时常叱骂嫡长子,反倒对那小妾生的庶子宠爱有加。此等宠妾灭妻,罔顾伦常之人,定要将他刊登在报纸上让天下人都看看。”

    “还有那何为之,他的儿子上个月看中了一个良家女子,得知她家境贫寒无力反抗之后就强行掳回府中逼其为妾,何为之不仅不加以管束,还为他遮掩,真是个斯文败类。”

    刘雯不由无奈道:“你这是公然拿着报纸为你报私仇啊。”

    刘霖却说,“我倒是觉得,只要事情属实,未尝不可刊登,这种官员私事应该会很受百姓欢迎。郡主不是想要让更多的百姓都知道律法吗?正好还能跟百姓说说,他们以后若是万一遇上这种事情,该如何应对。”

    云萝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说道:“就怕求告无门。”

    在场三人皆是脸色一变,云萝说了那一句话之后反倒自己先抛开了,翻看了下秦书媛写的这两篇稿子,然后递给刘霖,“写得比我好,你看着办吧。”

    刘霖泰然接过,说道:“郡主近来决断报馆的事越来越少了,这是真打算以后都不管了吗?”

    “不会不管的,只是管得少,你觉得我让你当个馆长如何?”

    “馆长?”他将这两字在心里琢磨了一下,说道,“这名称倒很是贴切,不过,在下认为,您应该去请一位有名望且处事公正的名士来当这个馆长,而不是推我这么个毛头小子上位。”

    名士?

    “你有推荐?”

    “江南书院的林山长……”被三人齐刷刷的用眼神凌迟,刘霖不由得话音一顿,随后说道,“都是在江南,名士认识的有很大几率都是名士,郡主不如托老夫人去请林山长推荐几个人选?”

    秦书媛道:“我听说国子监祭酒要卸任了。”

    谁料刘霖竟连连摇头,“不合适不合适,国子监里的官味儿太浓了,不适合来我们这个小地方。”

    云萝看了他一眼,“人家还未必愿意来我们这个小地方呢。”

    刘雯笑道:“郡主太谦虚了,只要是稍有见识的人,都能看出这报纸的巨大能量。”

    这事情也不过是暂时说道几句,云萝又不会一下子抽出身,还可以慢慢寻摸。

    不过,也不能再多耽搁了。

    结果她当天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这天傍晚,她在晚膳时随口提起了想要找个德高望重的人来接手管理报纸编辑的事,她也能从中抽身出来做别的事情。

    然后长公主忽然放下了碗筷,一脸期待的看着她问道:“你觉得我如何?”

    不等云萝和卫漓反应,她又接着说道:“我如今身体大好,原本手上的那些东西也都交还给了你们舅舅,想想以后要没事可做,天天坐在府里发呆,就慌得很。既然浅儿想去做别的事情,那报馆不如就由我来替你掌管可好?”

    之前没想过,如今想想,却觉得公主娘意外的合适呢。

    因为她觉得馆长不一定要很会写文章,但一定要会看会审核,知道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最好能与朝廷有紧密联系,及时知道最新消息,却又不涉朝政。

    长公主她之前是掌着半数禁军的,但如今已经全还给泰康帝了,天天在家养身子,偶尔进宫跟弟弟交流交流感情,能指点朝政却又不涉朝政。

    于是云萝当即就愉快的拍板定下了这件事,那利索劲反倒是让毛遂自荐的长公主还愣了下。

    云萝则觉得,亲身上阵管理太浪费她的时间了,她还是比较适合心血来潮时就出个主意,然后交给更适合更专业的人去做。

    豆油正在源源不断的给她赚来钱财,油坊的产出已经不仅仅只满足京城了,还借着卫家的商队朝更远的地方流传。

    到九月,京城三个月的盈利全落入了云萝的手中,厚厚的一沓银票,从第一个月的几百两到第二个月的几千两,八月份的盈利已经到达了近万两白银。

    也就是说,三个月的时间,她在京城卖出了近十万斤豆油。

    咦,这么算算好像也不是很多呢,京城百万人口,三个月才消耗了不到十万斤豆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她把银子清点过后放到藏私房的匣子里,然后起身去找长公主了。

    “娘,我之前说过要在外面设立报馆的据点,现在银子有了,我要出去买房子。”

    长公主愣了下,问道:“你要去哪里买房子?”

    云萝就报出了几个地名,“银子不是很多,就先设几个,冀北,粤桂,江南,与京城一起正好在大彧的疆域内环了一圈,但据地到底设在哪些州府,我要先去看看。”

    长公主看着她若有所思,忽然笑了一声,“你这是想要回江南吧?”

    云萝表情肃然,一本正经的说道:“确实要把据点尽快的建立起来,这第一批据点最重要,我不放心交给别人,顺道,回江南一趟。”

    明明是特别正经的一席话,长公主却被逗得乐不可支,一把将女儿搂了过去,说道:“好好好,你想做什么只管你做便是,我不拘着你。之前好像听说,郑家的姑娘十一月就要出嫁了?”

    “十一月二十六。”

    “哦?看来你是赶不回来过年了。”不等云萝说话,她紧跟着又说道,“这样也好,老夫人独自在江南很是寂寞,以前都是你哥哥每年去住上两个月,但每逢过年却都在京城。如今他有差事在身不能来去自由了,就换你去陪她,陪她热热闹闹的过个年。”

    “好。”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来自爱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