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音源发布 (第2/3页)
两首歌曲当时的视屏也被网友们翻出,只是因为效果太差影响了歌曲表达,并没有引起轰动。所以观众们大概知道一些它们的旋律,也知道很好听,却没有听的真切。如今完整版的歌曲一出现,自然是一个个摩拳擦掌,大饱耳福。
……
潘蓓蕾是江南大学的大三的学生,性格安静,喜欢听一些安静,抒情亦或者言之有物的歌曲,毕夏出现之后,他的歌曲就是她的最爱。
潘蓓蕾喜欢写些东西,脑子里总有很多思绪,是个文艺女青年。她有些文艺女青年的特性,不是任何一名艺人的粉丝,她喜欢的只是歌曲,喜欢歌曲带给她的感动或者思考。所有好听的歌曲她都会去听,不在乎到底是谁演唱。
不过现在的歌曲越来越没有水准,市面上的歌曲充斥着太多靡靡之音或者通俗的口水歌。自此毕夏横空出现,在潘蓓蕾心中,听歌,毕夏的歌曲是首选。
潘蓓蕾第一次听到毕夏的作品是《春天里》,这首极度绝望,绝望中又带着希望的歌曲一下就击中了她的心灵。因为这首歌他喜欢上了毕夏,开始收集毕夏的作品,越听她越是无可自拔。
收集毕夏的简历,作品,潘蓓蕾才知道,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天才!
甚至,在她眼里,毕夏已经不足以用“天才”来形容,或许就像媒体给他的评价一样,用“妖孽”来形容更为恰当。
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欢,喜欢的文章,歌曲,电影等等,这些东西被埋藏在潜意识里,只能模模糊糊感应到,却无法用言语表达,直到某一天看到谋篇文章或是看到某部电影听到某一首歌,才恍然大悟:对,这就是我要的感觉!
对潘蓓蕾来说,毕夏的作品几乎都是她喜欢的类型,他的歌曲,深刻富有诗意,那浓浓的人文主义色彩就是她想要寻找的;他的电影,平淡却真挚,令她看后如饮甘露。他的小说,虽然和她以往的风格大不相同,但是却依旧令她感动。为了那战争中的友情,亲情,师生情,民族情,爱情……
尽管她还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