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思索 (第2/3页)
码字三万,发表一万到一万二之间。剩下都当做存稿,以备不时之需如今也存在了二十多万稿子。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顺心,最近黄旭亦不知道发什么疯,天天过来唠叨毕夏,就是为了让毕夏去参加《星光大道》歌唱比赛。
“咚咚咚”
正想着,就听见敲门声。
“进来吧!”把门打卡,门口除了黄旭亦还有朱建业,毕夏没看气的瞪着黄旭亦一眼。
“嘻嘻,夏哥,我来看你了”黄旭亦一点也不在意,和毕夏相处了快两个月了,他深知毕夏为人,这是一个对朋友很好,很义气的家伙,而且脾气温和,虽然也会偶尔翻翻白眼什么的,但真的很适合做朋友,就是脾气执拗了一些。
废话,要是脾气不执拗,他也不会当初专牛角尖之下就去参军了,到现在也不知道要不要回家。
“你来了准没好事。”毕夏也不会说太重的话,对于参加歌唱选秀比赛,毕夏说不上喜欢或者厌烦,只是他觉得这不是他的道路,仅此而已。
“怎么会,夏哥,以你的水平去参加《星光大道》那不就跟玩似地。不说冠军,全国前十肯定没跑的。”黄旭亦现在对毕夏在歌唱方面那是信心十足。
自从第一次在酒吧听完毕夏唱歌之后,四月二日,《冒牌大英雄》订阅过万,毕夏高兴之余就请了两人去雷迪森庆祝,不过他没说自己写小说的事情,只说心情愉快。
那天毕夏高兴之下,再次上台自弹自唱了一首《白桦林》。这首讲诉苏联二战时期一个爱情故事的歌曲。在毕夏平淡真挚的演绎下,听的台下众人,肝肠寸断。为歌中那个悲戚、痴情的女性黯然流泪。
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盼望,盼来的却是心上人战死远方沙场的噩耗,她甚至没有资格珍藏英雄仅留下的卫国勋章,因为她还不是英雄的妻子。
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但是,感情的故事就一定要用呐喊,一定要表现的悲戚么?记忆中的歌手用朴实无华的方式将他演绎,歌声中平平淡淡,呐喊流露在情感,点点落寞在眼眸,这首歌彻底感动了毕夏。
他用着同样的方式将它再现人间,只为讲诉一段美丽的爱情。
那一天之后,黄旭亦就将毕夏视为自己的偶像。
这一次,京城卫视联合国内五大唱片公司联合打造《星光大道》,势要将《星光大道》打造成一个选秀标杆。
黄旭亦知道后,就动了心思,他第一反应就是想到毕夏。不是说他为毕夏着想或者有多深远的想法。你只是觉得毕夏唱的这么好,比现在的大明星,大歌星唱的好多了,却籍籍无名,他很不甘心。
他老是幻想着毕夏站在《星光大道》全国总决赛赛场,然后他骄傲的对别人说,那是我哥们,这种傲娇情绪一直支撑着他孜孜不倦的说服毕夏。
华夏没有记忆中建国之初那几年的波折,社会、经济发展都比记忆中那个社会要好上一些。国家埋头发展几十年,一直到了九十年代,才逐渐开放意识形态领域。在物质生活满足人民需求之后,精神追求让人们投入极大热情。
新世纪之后,文化娱乐两界发展都得到极大便利。这就使得这几年,华夏在娱乐领域发展迅速。
“就是得到前十又怎么样,我是导演,导演知道不?”毕夏无语的摸了摸鼻子。
“导演怎么了?导演就不能唱歌了?”黄旭亦仍旧不死心,这样的话题他已经和毕夏重复过很多次了。
“小夏,其实旭亦说的不错。”朱建业突然出声,一双眼看着毕夏冒着精光。
“嗯?”毕夏有些无奈,这个黄旭亦,自己搞不定他,又把朱建业给拉过来了。他也想不通朱建业怎么会跟着黄旭亦胡闹。
“班长,你怎么也跟着啊亦胡闹,这个根本不搭边嘛。”毕夏,摇了摇头,他也喜欢唱歌,但是却怕麻烦,他的理想是当导演,平时唱唱歌就挺不错,专业做歌手和他的理想背道而驰。
“我怎么就胡闹了,夏哥,我说的是真的。”黄旭亦急急忙忙辩解。
“小夏,你看我们是读导演系的,可是全国读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