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9章 顾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99章 顾忌 (第3/3页)

  赵匡胤点头,道:“可以将西部的战事,在军中和江宁传告一下。”

    “在江宁也传告?”心腹将官道。

    “是,本军既然占据了江宁,自然得利用了江宁的资源,最少也得募军十万,不然,与晋国的进攻战事会陷入兵力吃紧的境况,另外用江南人为军力,有利于地域作战。”赵匡胤说道,将官明白点头。

    将官走后,赵匡胤走到了阁窗,望向有着火烧云的天际,神情若有所思,这段时日,在润州收买和胁迫了一批人,去往晋国刺探信息,但回来的并不多,不过也带回了很多有关晋国的信息。

    晋国的统治分为内廷和外朝,内廷的权力高于外朝,据说主要是执掌军事,而外朝主要是处置国家政事,以赵匡胤的理解,就是内廷是枢密院,外朝是政事堂,只不过那个晋王,用内廷的建制直接掌管了军队的事务,没有置立了掌管军事的大臣体系,那种手法,事实上就是唐朝后期的宦官掌军。

    对于陆天风是晋王陆炳的传言,赵匡胤确实是不信的,主要是陆天风的出身平凡,在唐国的经历又是一直受到打压,只是在洪州才得以统帅了大军,最后拥兵自重的占据了歙州,而陆天风之所以能够在周国获得了军势,那是周国皇帝纵容的结果,否则陆天风的军事天赋再能,也是难有施展的机会。

    不过赵匡胤绝对相信,陆天风在割据了歙州之时,必然是投降了晋国,八成真的被封为了吴王,而陆天风可能是以亲王的身份,在晋国走动过,所以晋国才出现了晋王是陆天风的传言。

    可惜周国潜伏在唐国多年的一股势力,被李国主发觉后予以了剿灭,却是使得赵匡胤到了江南,耳目陷入了闭塞,不得不费力的建立刺探眼线,若是不能知己知彼,那是身为统帅的大忌。

    赵匡胤大军盘踞润州围城不攻,有一半是不想盲目的进军,是采取了保守的步步为营战略,也就是占据了润州,那就先让润州归治,润州归治的差不多时,再根据情报举兵进攻。

    “等匡义的一万骑军到了,才是进军之时。”赵匡胤望着天际想着。

    陆七的战马换粮之举,确实给晋国造成了威胁,但正因为陆七急切的用了战马换粮,却是阴差阳错的让赵匡胤,觉得了陆天风就想经营了河西,真的是不想做了晋国之‘吴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