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二十九章 战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九百二十九章 战后 (第1/3页)

    对功臣落井下石对勋贵秋后算账是大齐制度的传统艺能之一。

    张若渟对皇帝刘烨多有不敬,曾屡次忤逆皇帝旨意,更不要说他掌权这些年来得罪的各藩大佬数不胜数。

    所以,张若渟必须死已经成为各派势力的共识。

    如同前明万历皇帝迅速清算权臣张居正一样,刘烨对张若渟的清算也是迅雷不及掩耳堪称神速。

    唯一的区别在于,张居正死后才被抄家,而张相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失去大家支持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些人活着他却已经死去。

    战败,必须有人负责。

    尽管大家将张相作为替罪羊,不少人恨不能食肉寝皮,然而出于维护帝国合法性以及议会权威等方面考虑,清算只能秘密进行。

    至少不能公之于众。

    不能让民众知道张相被清算的消息。

    因为那样就相当于告诉世人,大齐败了。

    大齐不可能失败。

    一百年来,大齐不是在赢就是在赢的路上。

    帝国在刘招孙和他的后代统治下,从没有过错误。

    即便是有,也只能称之为“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发展的阵痛,必要的坎坷”。

    五月初,辽东天降异象。

    具体说来是在某日的一场暴风雨后,约莫上千名开原民众目睹到飞龙在他们头顶上空云层遨游。

    龙兴之地天现游龙。

    不啻为咄咄怪事。

    于是,好事者说这预示着有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帝国上层对这种鬼神荒野之事素来深恶痛绝。

    稳定是第一要务。

    任何不可控的不稳定因素都要扼杀在萌芽状态。

    哪怕它是真龙呢?

    只有不断的赢才能稳定人心。

    于是,在大齐皇帝访问不列颠王国期间,在刘烨用他那帕金森左手签下“丧权辱国”的伦敦条约时,天心城内的主流报纸继续以“大胜”作为国内宣传的基调。

    在一些老成谋国的参谋口中,是英国人而不是大齐率先提出的议和。

    出于维护世界和平正义,保障人类福祉,天心城方面在思虑再三后最终勉强答应了老乔治的请求。

    “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给英国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吧,谁让帝国在外务活动时总是那样的谦和大度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智囊团高级参谋这样说。

    据《真理报》报道,在伦敦和谈的第二天,当不列颠财政大臣森北特被记者询问到此次和谈是谁主动时,可能因为太过紧张(主要是因为心虚),那位资深官僚一时竟期期艾艾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成为此次和谈的经典笑料····

    总之,此次和谈可以看作是帝国的又一次胜利。

    至于帝国军队在东部行省的撤退,参谋们强调那只是一种转进。

    转换进攻的方向,是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

    刘烨对帝国宣传机器很是不满。

    以《真理报》为代表的宣传机器擅长颠倒黑白信口雌黄,这种宣传低劣愚蠢,让刘烨想到了曾曾祖父刘招孙。

    刘招孙统治时期,万马齐喑,所有人都生活在恐惧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