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三章 唯有靠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三章 唯有靠人 (第3/3页)

/席。

    东华的老板能跟省里领导坐一排,监事会主/席来昌龙算得上屈尊降贵吧。

    张广印拿起陈树志的筷子,夹了一块山鸡、又夹了两条栗蘑,放进陈树志的吃碟里。

    这几个动作做得非常认真,饭桌上都懂,这一套下来,就如向财神敬香一个道理。

    张广印说:“叔,跟你说句实话,我在昌龙顶多再干两年,干得好提着走,干不好那叫给好人挪窝。

    可是我不甘心啊,树要皮、人要脸,我不想昌龙的老百姓提起我的名字说:这人来这白吃白喝好几年,啥也没干。

    《骗了康熙》

    您老经多见广,帮我们出出注意,这昌龙有没有出路呢。”

    陈树志琢磨了一会儿说:“广印,既然你这么说,我就给你掰扯掰扯。

    我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昌龙山里有矿,但是储量不大。

    不是打击你,就探明的这不到200万吨储量,不够东华采一年的。

    那么靠谁呢?

    我们东华高层曾经讨论过这个,大江大河的经济功能除了灌溉就是航运了。

    而蓝河在昌龙这一段,只能走走木筏子。

    我们不能靠山、靠水,还能靠啥?”

    国土局的张局长不由自主地问:“靠啥?”

    陈树志端起酒杯,把里边的酒一饮而尽:“靠人!”

    在大伙面面相觑的时候,陈树志问:“咱们昌龙有多少人口?”

    张广印说:“三十九万七千八。”

    陈树志唔了一声:“真不少,20多万劳动力呢。”

    张广印问:“您是说让这些人去打工?”

    陈树志说:“没错。”

    有人问:“可是人走了,家里的活怎么干?昌龙地方还发布发展?”

    陈树志继续用上看傻小子的眼神:“糊涂,这就是思想不解放的表现。

    人窝在家里,钱能自动跑过来?

    跟你说吧,我们南陈村一千多亩地,还在种地的超不过10户。

    壮劳力在工厂的有200多个,还有300多在外边飞着。

    有人在办厂子,有人在跑运输,没啥文化的就跟着建筑队天南海北干工程。

    还有的人已经出了国,在国外开山挖金子。”

    有人捧哏问:“出国去打工?”

    陈树志说:“没错!

    我们村有几个小伙子去了楚克齐,在北极圈里挖金子。

    你们知道狗国不?”

    有人问:“狗国?没听过,是高苟利国吧?”

    陈树志胸脯一腆,开始卖弄:“就叫狗国,大明朝的时候来我朝上过贡。

    那里的人喜欢养狗,穿狗皮袍子,坐狗拉爬犁。

    据说是女真人的一支,被蒙古人打到了北极圈才活了下来。

    他们跟我们一样黑头发、黄皮肤,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现在就生活在楚克齐。

    楚克齐是个好地方啊,产黄金,还有石油和天然气。”

    有人继续捧哏:“去那打工给多少工钱?”

    陈树志说:“楚克齐那边有个极地矿业,工人实行轮换制,去半年、回家休半年,上岗的时候,一个月大概收入3000。”

    “这么多?”

    “我说的是澳元!一块顶五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