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锂聚电池 (第3/3页)
处求援,公司几乎没人再来上班,陈唐华病倒......是宁玉波凭着不服输的劲头,终于在地下室搞出了锂聚合物电池。
为了使它投产,梁洪健不得不拿着这种电池去寻求老东家TDK的帮助,由TDK出资控股东新科,只给几位创始人留了很少的股份。
后来,在被老东家控股的东新科工作几年后,宁玉波难以忍受TDK的束缚和压制,再次离职创业,最后成为全球锂电池大王,实现了千亿身价。
......
现在,梁洪健见众人都在沉思,作为东新科发起人,他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陈董,让您看来评估的话,东新科价值多少?”
陈立东想了想说:“从东新科获得的成果看,它值一千万刀。”
众人长出一口气,东新科起步资金总共300万刀,现在即使卖出去也有得赚。
有些事情大家都清楚,公司手里只有一块不鼓包的软包锂离子电池,甚至申请注册专利都要孙学松出钱支持。
东华能够给1000万刀,已经是高估了。
只听陈立东说:“可是我认为它值一亿刀。”
在座5位合伙人一听,简直有点热血上头的感觉。
他们这些人都曾是TDK在东珠工厂的高管,TDK的待遇还算不错,单也只是高级打工仔罢了。
TDK有自己的管理体制和模式,对华人本就不看重,他们在原公司的进步空间其实不大。
如果没有这次离职创业,他们会在TDK干到退休,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
可是现在,出来创业不到一年,这个黄豆粒大的公司竟能被评为一亿刀!
陈立东不是骗子,他是华夏富豪前几的人物。
被这个家伙看好,大伙立刻感觉飞了起来。
陈立东继续说:“我想在未来5年内拿出一亿刀投资东新科,并只寻求它的一半股份。至于我的妻弟,他不是东华的人,能不能成为你们的伙伴,给多少股份你们自己商量着来。
额...我始终认为要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所以东华不准备参与东新科的经营决策,公司还是各位说了算。
但是请你们尊重东华的利益,在发展方向上要与东华一致。
简单说,不要和东华的竞争对手合作就行,这就是我们合作的前提。”
众人听完这些,终于放下心来。
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终于掉在自己脑袋上了!
这样的条件,没人反对!甚至有种隐隐被资本宠幸的感觉。
接下来就是把酒言欢了。
几天后,东新科进行股份改组,东华投资将成为最大的股东。
孙学松成为公司董事,之前的投资也被进行了评估,他付出500万刀却只要了5%的股份,但是加上东华投资的股份,妥妥成为控股方。
梁洪健作为发起人获得15%的股份,陈棠华和宁玉波各自占了10%,另外两位博士各自获得5%的股份。
分赃完毕,就要大干一场了。
至于东华要投的1亿刀,陈立东承诺12月底前就能到位2000万。
可现在,距离月底已经没有几天,众人都盼着这笔钱早日到位。
钱从哪来?
陈立东的想法是从黄金市场赌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