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寻人 (第2/3页)
正的战事将在长城上展开,到时候恐怕西北军,晋绥军甚至中yang军都得上阵,然后咱们就可以趁机捞一笔,顺便给日本人添点堵。
他玛的,现在我一看到日本人就想揍。”杨丰恶狠狠地说。
二十九军可以送给他们,实际上也不能说送,他们连古董带人参药材,杨丰估计了一下总价值差不多在四千多万,扣除军服那一千来万,还有换武器用的磺胺和威哥,杨丰仍然有一半的赚头。
但对中yang军就不能白送了,海茵茨从金陵厂买的迫击炮算两千多一门,而且质量还不行,又沉打得还又近,咱为支援前线卖一千还是很合理的,换成黄金差不多接近四百克,按照两百五一克算也就是十万元。
“赚多了!”杨丰在那里自言自语。
“如果是五百门的话,光我这里恐怕来不及了,实在不行我们可以分出一些去。”王传铭并没有听到他的自言自语,在一旁皱着眉头说。
“有放心的人吗?”杨丰问。
北平城里的机械厂多数都是外国人开的,甚至有些还是日资,杨丰可不想弄得满城风雨,他信任王传铭是因为从心儿那里听说过他的一些事情。
王传铭是1914年从德国回来的留学生,先是在北洋政府陆军部军械司当过一阵公务员,袁大头脑子抽风当皇帝后,他愤而辞职。
然后投身实业,自己开发了一款小型柴油机,一开始还卖出过几台,用在一些小型内河船上,但后来日本货大举涌入中国,一下子把他给冲破产了。
后来他重起炉灶造水泵,结果没两年又让日本人给挤垮了,最后不得不弄个小机械厂,靠给其他工厂加工点零件混日子。
九一八事变之后,他捐出了整整一万大洋给马占山,要知道他的机械厂总资产也不过十万大洋,对这样一个人,杨丰还是比较信任的。
杨丰这样一问,王传铭也犹豫了。
“能做这东西的工人还有没有了?”杨丰又问。
“我自己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