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君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八章 老君教 (第2/3页)

而玄奥,包涵宇宙的本源大道理,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苏醒盯久,产生一种幻觉,仿佛画中的阴阳鱼是活的,头尾相接,在缓缓旋转,透露出循环反复、生生不息的真意。

    第二幅为《老子西出函谷关图》,挂在房间的西北方向,画卷不知道是因为年代久远而枯黄,还是画面本身的原因,黄蒙蒙一片,像是沙尘暴席卷整个天与地。

    画面中央是一座巨大而古老的关隘,横亘在黄蒙蒙的沙土世界,苍凉而雄壮,灰扑扑的城墙上布满岁月和刀剑留下的痕迹。

    在关隘的城楼上挂着一面铜匾,上面铭刻着三个烫金大字――函谷关!

    城楼之上,一个白衣飘飘的青年似乎振臂高呼,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带走一般。

    顺着白衣青年的视线,在画卷上方,弥漫的沙天中,隐隐约约可见一位发须皆白的老者,骑着一头老青牛,蹄踏风沙,通天而去。

    这是一种很奇异的感觉,整幅画卷黄蒙蒙的,画面下方空荡荡不见大地,而中央部分是古老而雄伟的函谷关,上部是黄尘弥漫的天空,一个老者骑青牛踏天而去。

    画卷似乎在突显函谷关,而老者在浩如烟海的天威前,显得渺小如蝼蚁一般。

    但其实不然,《老子西出函谷关图》突显的正是那渺小如蝼蚁的骑牛老者,横亘在沙土世界的关隘便是函谷关,而城楼上振臂高呼的则是尹喜。

    传说,春秋末年,老子骑着一头青牛,拖着一架木板车,向函谷关而去。

    函谷关的守吏尹喜平日里喜好道学,颇有些道根。

    在老子来之前,尹喜观星象、望气,看见一股紫气从东方冉冉而来,于是推算出必有真人要来。

    当老子驾牛车过关时,尹喜认定老子是为真仙,于是强留老子住了几天,并召来函谷关颇有道根的将士,共同聆听老子给他们讲经说道。

    老子盛情难却,开坛讲道,并且留给尹喜留一本五千余字的“天书”,也就是后来道家祖典――《道德经》!

    老子临别时告诉尹喜,要尹喜一千天后,去到成都青羊肆去找他。

    一千天后,尹喜准时在青羊肆等待老子,只见老子骑着一头青牛,从空中而下。

    后来,传说老子就在那里度化尹喜得道成仙,并带他一起到西域向佛门弟子们传道去了。而在老子度化尹喜的地方,还留有一首诗:西出函关佛事拜,东来鲁国圣人参。

    《老子西出函谷关图》正是根据老子西出函谷关的传说所画,意义所在深刻,每个人看都有每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可以助人悟道!

    苏醒凝神注视《老子西出函谷关图》良久,似乎有所感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大有收获。

    最后一幅为《太上老君像》,应该是道家后人为太上老君画的画像。

    对于太上老君,无需多言,他是道教创始者,即道德天尊,道教最高祖师三清之一,天道圣人。又称:老子、太上道祖、太清道德天尊、混元上帝、降生天尊、开皇末劫天尊。

    关于太上老君的传说,实在太多,便是在三界,也是传说的存在,便是玉皇大帝等三界至高者,也难得见太上老君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