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砚台斗! (第2/3页)
据记载,当时萨克森公国选帝侯奥古斯特大帝曾用一队骑兵和波斯商人换过48件中国瓷花瓶。
但奥古斯特大帝并不满足把瓷器当艺术品收藏。他找来一名叫贝特格的化学家,让其仿制中国瓷器。经过无数次试验,贝特格终于解开了中国瓷器的秘密。 1708年一个寒冷的冬天,他成功烧制出一种白而透明的瓷。1710年“meissen梅森”国立瓷器制造厂成立。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整个欧洲瓷器制造业都受“meissen梅森”瓷器风格的影响。
欧洲第一名瓷——德国“meissen梅森”是全欧洲最早成立的陶瓷厂,也是全世界最佳的瓷器制造商,被称作瓷器界的劳斯莱斯!
它源于中国却超越了景德镇,不得不说令华人感到羞愧。
从萨克森公国时代至今,“meissen梅森”瓷器始终是欧洲皇室、贵族、明星和政治家追逐的对象,其价格一直贵如黄金,古董瓷器更是天价!
而其中,梅森瓷器的龙凤图腾的确是专门为欧洲皇家量身定制的,但后来不少好莱坞明星家里也有收藏,足以说明龙凤图腾瓷器也流传了不少出去,也许是赠送也许是交易,谁也搞不清楚根源了。
那么,北宋刻有龙凤图案的砚台、瓷器也可能流传到名间的,像苏轼这种名人还有可能是皇家赠送的,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使用了,还带着一份荣耀呢。
看来,孔老爷子抓住龙凤呈祥图案这一招也失败了。说实话,孔老爷子自然知道并非所有龙凤图案都是皇家专用。但是为了辩倒董天岳才出招的。
孔老爷子一世英名不能毁于一旦,不可以输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晚辈,他深深的叹了口气。也是点燃了怀揣的青花瓷烟斗,吐了浓浓的烟雾掩盖浑浊老眼中的锐利光芒和胆战心惊。今天这一战早已超出他的判断了。倘若换做旁人早就抗不住了。
深深的盯了眼了董天岳,孔老爷子要出绝招了,指着烟台上的铭文道:“呵呵,想必董先生认得篆字吧?”
董天岳点头:“不认识篆体字,还有什么脸面在古玩界混?老爷子有话请直话?”
孔老爷子点头,诸位掌柜的也点头。但是都不敢胡乱念出来。
“那就劳烦董先生念出来,再说说出处吧?”孔老爷子对孙儿阴险的笑了笑,爷孙两对视那一秒很是奸诈的样子。似乎此招一出,董天岳必死无疑了!
孔老爷子看了眼孙儿嘴角未擦干净的血丝,暗想:老夫今天定要让你身败名裂,让你岳东风垮掉。以解我心头之恨。脸上之光!
董天岳倒是不忙,见孔老爷子卖弄青花瓷烟斗,也从兜里掏出一支烟斗,淡淡的笑道:“佳士得拍卖福尔摩斯的烟斗,不比老爷子的青花瓷烟斗差吧?是不是很别致,很有个性?”
孔老爷子对比二人烟斗,董天岳的那个大气,他的倒有点小家子气了。也认得上面的佳士得拍卖标号,淡淡道:“别扯开话题。读诗吧!”
“好吧,我是被逼的,大家可以作证!”董天岳叼起福尔摩斯用过的夸张的金色大烟斗,淡淡道:“福尔摩斯曾说, 除了表和鞋带以外,没有什么东西比烟斗更能表示一个人的个性了,我看老爷子有点小家碧玉了,哈哈!”
老爷子正要发飙,董天岳连忙打住道:“这一行字其实是一句诗,‘人生若只如初相见’,大家都是行家,想来都应该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吧?”
不管懂与不懂,大家伙都是点头,谁敢不点头,那就承认自己是外行菜鸟了?
董天岳笑道:“人生若只初相见,出自清朝纳兰性德的《木兰辞》,不知对与不对?”
“对的。”众人点头。
孔老爷子笑了,“清朝的诗句出现在了宋朝的砚台上,不是很奇怪么?呵呵,你也知道是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