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河堤挖宝 (第2/3页)
民抽完烟,拔出插入泥土中铁锹就要干活,桂雨蒙向他打听:“这位大哥,这么多天挖宝,赚了多少钱了?”
“好几万哩!”旁边的村民替他回答。
“走,在到前面看看。”董天岳示意众人跟上他。又走了十几步,董天岳一行停住了脚步,一个40多岁的村民正在清理挖上来的宝贝,董天岳注意了一下有两个罐子、四个红釉瓷碗和一个钵。他告诉董天岳,这是他们三个人一上午的收获。前几天总共挖出来的宝贝只卖了2000多元。东子就问,挖到最值钱的东西卖了多少钱?那人说,前些天有人挖到了一个唐代的石狮子,卖了四万多!
随后,东子心里就痒痒了,问董天岳要不要去车取出军用铁锹,也来干上一票?董天岳摇摇头道:“再看看。”高凌风笑道:“东子,这点小玩意还入不了我小师叔的眼睛。”桂雨蒙则是严肃道:“我劝你们最好别挖宝,这是犯法的!”东子笑道:“法不责众,这里都有上百号人在挖呢!”董天岳只是交代大家,多看,多听,若是看到什么极品再说。
有宝的这段河堤约莫长五百米,董天岳一行从头到尾走了一遍,倒也看上了一件小玩意。一只宋代的斗笠碗,东子很喜欢,想买,桂雨蒙不答应,董天岳就说,随他去吧,买一只玩玩也不算犯法的。结果东子花了9000块买下了那只斗笠碗。买下后问董天岳,转手能挣多少,董天岳笑着说,品相这么好,五六万还是值的,建议他自己收藏吧。
这么东看看西瞧瞧,马上就到了午饭时间了。
中午11时左右,太阳的光渐渐强烈了起来,挖宝现场开始来了很多给丈夫送饭的妇女。此时,董天岳一行人也有些倦怠了,特别是董天岳。他靠真气激发透视眼,扫描河床烂泥下面的陶瓷,还要分析它们的年代,实在是很费神。
11点半的时候,很多村民都走上岸,蹲在路边吃盒饭。开始董天岳不好意思仔细查看的区域,终于可以回头去细细查看了。又看了几处,还是没收获,桂雨蒙跟在董的屁股后面都有些不耐烦了。大约十几分钟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董天岳终于发现宝贝了!
“这位大爷,能借你的铁锹用下么,就一会。”董天岳在那段河床的岸上停住,抽出一支香烟,对着蹲在路边吃饭的一黄衣老头询问。老头很好说话,接过香烟道:“可以,不过一会我用,你要还给我,你最多可以用二十分钟。”
董天岳点头道:“十分钟就够了。”
老头旁边蹲着一位大约30来岁的男子,头发蓬松还沾了些泥浆,嘴里包着一大口饭,口齿不清道:“听口音,你们不是本地人呀!我和我爸干了一上午就挖到这么一点,喏。”那人用筷子指着脚边的两个破瓷碗道。他的意思是说,这里没宝的,你不如换个地方挖吧。
“没事,碰碰运气,哪里都一样,关键是觉着好玩,想体验下生活。”董天岳也给他打了一支香烟,又借了一把铁锹,对东子道:“下来帮忙。”
高凌风自告奋勇道:“小师叔,让我和东子来挖吧,你息着。”桂雨蒙则是鼓着嘴吧。
“无妨,你看着点,要是有警车来,提前通知我。”董天岳拔出汉子旁泥土中的铁锹扔给了东子,自己又去取了那老头的铁锹。
董天岳二人往下走了几步,河床的泥土有些烂,鞋都弄脏了,还往下陷,可惜又借不来雨靴。选好一个场地站稳后,董天岳指着两尺远的地方对东子道:“你挖这块,我挖那块。”东子点头。
刚才,董天岳用透视眼看了,东子那块底下有一个品相完好的娃娃瓷枕,应该是宋代的,怎么也值几万块。所以,他叫东子挖。董天岳自己要挖的地下面的宝贝自然是更甚一筹了,他这么做无非是掩人耳目。
“开始吧,记住,机灵点,感觉铁锹碰到什么东西就手脚轻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