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玩店淘宝 (第2/3页)
玉般的印章。看到了这枚印章,董天岳第一眼还以为是碧玉的。
“那章,碧玉的?”董天岳指着柜台里的那印章问。
“哪呀!石头的。”老板娘笑答。
董天岳拿起这枚印章一看,可不,石头的,但是这个感觉跟碧玉一样,真是稀奇。就随口问店主:“这是啥石头啊?”
“不知道,杂石头吧,石头不好,也不透,要芙蓉石啊、冻石啊,那些才好呢,这个不好的。”老板娘带着点温州口音说。
还没等董天岳说话,她拿起一个狮纽印章说:“这个好,芙蓉石,头上还有一块红,这是鸿运当头,料好工也好,还是名家手艺,不比你的雕工差。”
董天岳一看,确实漂亮,而且是老章,但由于对店主要价比较了解,董天岳心想这个他也买不起,就连价格都没问。
对于熟客来说,古玩商力劝购买的东西是否是好货说不准,但建议别买的那个往往确实不好。想到这,董天岳就放下这两个印章,继续和店主闲聊开来。店主话多,从她老公收货如何难了,普通人看了电视鉴宝节目如何乱要价了,无非是哭穷之类的,好让董天岳下次砍价不要太狠罢了。
回去的路上,董天岳琢磨,这个印章到底是好还是坏呢?看个头,挺大的一块,看造型,也是一个完整的卧牛,印文边款也倒还像那么回事,可是忘记落款是谁了,不免有些遗憾,想着再去一定看看,回来好查查。
下午,董天岳去花鸟市场买金鱼食料,想起这个事情,又来到古月轩,看到这个印章还在,就拿起来看了看边款。
店主老板娘有些欢喜,上来就说:“你要喜欢就拿去吧,便宜的很呢。”说着就开了个低价。
董天岳心想,怎么我还没开口就要卖给我?莫非有猫腻?不行,得回去查查再说,又借故推辞了。
回学校之后,董天岳拨通了爷爷的电话。
“爷爷,跟你问个人。”董天岳敬畏的问道。
“说!”老爷子淡淡道。
“有个印章,上面刻着小池的款儿,小池是谁啊?”董天岳问。
“什么?你可看清楚了,真的是小池?”老爷子略带惊讶的问道。
“我从小就就跟你老学篆刻,怎么会看走眼,就是小池!”董天岳肯定的回答。
“应该是印章吧?东西买了没?”老爷子有些焦急的问。
“还没呢,也不确定是什么材料做的。”董天岳如实回答,于是便把今天看到的那块印章简单描述了下。
“哦,那还真说不准。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小池是谁,小池就是董洵!他是清代中期的著名篆刻家、医学史家。董洵字企泉,号小池,又号念巢。浙江山阴人。至于那东西对不对,就看你的眼力了。不过我可要提醒你,照你描述的样子,料子可能是艾叶绿的。你回去把我送你的《印石录》、《印砚赏读》好好翻一番,上面有一些关于寿山石艾叶绿的记载以及图片。这孩子,平日里看书也不看仔细点!”
说完,老爷子便挂了电话。
“没想到这个号‘小池’的人,居然是清代中期的著名篆刻家董洵?”董天岳有些痛恨自己平日里没好好跟爷爷学本事了。
没想到那绿玉般的石料,很有可能是传说中价比田黄的艾叶绿?想到这,董天岳就有些后悔了,心想,那么便宜,就是新买一块像样点的石料都不够啊!
寿山石中,古人十分推崇艾叶绿,甚至在明代时尊为寿山石之首。清朝以后,黄巢矿洞绝产,以至此后很难见到所传之艾叶绿石。现今田黄石尚有,而艾叶绿矿已绝,所以被挤落而屈为寿山石第二,实为可惜。
所以,董天岳对田黄比较专注,对艾叶绿就不怎么了解了。
看了一晚的《印石录》、《印砚赏鉴》,第二天一大早,董天岳瞄准了那印章,又问同学借了点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