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双…… (第2/3页)
无法创新,自是一代不如一代。
而刘桑正是凭着他从古玉里得来的各种知识,带着许多擅长于整理和学习的彩衣和女弟子,将蟾宫残存的各种咒术,再一次系统性的完善起来,甚至还加入了许多全新的东西,令炫雨梅花和四月使越来越刮目相看,甚至开始相信,只要大宫主一直留在蟾宫,阴阳家咒法的复兴,乃是指日可期的必然之事。
而悄然注意刘桑的炫雨梅花,对他的惊讶也是越来越多,只是这只能证明大宫主有着超凡的学识,无法证明他还有着深不可测、足以杀死“东圣”尤幽虚的强大功力。
随着不断的观察,炫雨梅花渐渐开始相信,虽然自己以前确实是小看了这个少年,不过把他跟杀死尤幽虚的神秘蒙面人连系起来,应该是自己想太多了,若是这少年真有大宗师级别的实力,日常生活中,绝无可能一点痕迹都找不出来。
当然,她并不知道,刘桑是会“变身”的。
在系统性整理阴阳家咒法的同时,刘桑对“冰心咒”、“五气还丹咒”这一类治疗性咒术,也开始了深入的研究。
在与尤幽虚作战时,他已是完全激活了第四魂和魔丹,与青鸾山始皇地宫深处跟天残七鬼恶战的那次相比,他的体魄确实是强了许多,只是,虽然没有像青鸾山那次变成瘫痪,他却仍然是身受重伤,几近垂死。
而不同的是,虽然在那之后,他体内的魔丹沉寂了大半个月,但在身体层面上,由于含珠梦梦的治愈性咒术,只用了六七天时间,竟是恢复如初,他本以为,那样的伤,起码要躺两三个月的,由此可见此类咒术之神奇。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开始知道,像这类治愈性咒术,就算是四月使中,也只有含珠梦梦一个人会,倒不是因为这类咒法更为复杂,而是因为它必须要与《黄帝内经》等医书结合在一起,乃是“医”、“咒”双修,阴阳家的五行理论起源于《周易》,再经由《五德始终》、《月令》得己发展,而第一个将阴阳五行说与人体五脏六腑、奇经八脉对应起来的却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否真的是黄帝所作,其实并不可考,但它无疑是中医历史上最重要的瑰宝。
《黄帝内经》因为是医书,所以在大秦的三百年间,得己完整的保存下来,但其本身艰涩难懂,乃是以阴阳五行、藏象脉胳为基础的治病养生之法。虽然《黄帝内经》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不过刘桑还是直接从古玉中读取,在青丘时,他便已经跟着胡跃无爷爷学了许多医术,虽然是狐族医术,却也有许多相通之处。他将《黄帝内经》与阴阳家的咒法结合起来,互相揣摩。又不时请教含珠梦梦,慢慢的,也有了许多领悟。
在“医”、“咒”双修的同时,他又开始想着,不知阴阳家的咒术除了跟医术和阵法结合之外,还可以跟什么东西结合?
这般想的时候,脑中忽的想起两个字――“符咒”。
他在心中忖道:“在上一世的电影又或是小说里。只要提起道教,通常都会提到‘符咒’,但在这里。这个词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是怎么回事?嗯,是了。在我的上一世里,阴阳家已经完全融入了道教,但在这一世时,阴阳家与道家仍然是毫不相干的两个流派,阴阳家精于咒术却不会制符,道家精于制符却不懂咒术,自然也就没有人将这两种东西结合在一起,在上一世的印象里,‘符’和‘咒’结合在一起,似乎威力很大的样子。也不知是那些道士装神弄鬼,还是真有此事?”
道教虽然起源于道家,但在事实上,跟道家根本就是两回事,道家本身只是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的思想流派。而道教却是敬神拜鬼的宗教了。
道家与阴阳家都是道教得己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先秦时真正的道家,对这些敬神拜鬼又或是装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