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江州篇 第四十二章:蜀道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江州篇 第四十二章:蜀道口 (第2/3页)

    这是守护着西南之地的第一道门也是最后一道门,此道口一旦陷落,冥人将会长驱而入进入汉中,大周王朝中心将无险可依。

    蜀道口内部并不宽敞,只能容纳五千人左右,如此众多的粮草牛马,不能久留,稍微休憩之后再次出发,穿过蜀道口,便进入了蜀州腹内。

    天赋之地蜀州,峻山秀灵,百峰林立,山涧起伏,绿树滴翠,空灵之气迎面扑来,这天地似乎将所有的美与俊,秀与灵落在了这蜀州大地,让所有人面对此等美景,忘了人间疾苦,但此时的蜀州,依然是烟气寥寥,十里无村,百里无府。

    凌心安坐在马上,望着眼前如此的美景,整个人彻底的惊呆,他实在是无法想象得到蜀州之地居然是如此的美丽,与至于他能想到的便是那些脍炙人口的名句。

    大小三峰次九华,灵踪今尽属何家。

    汉时仙上云巅鹤, 蜀地春开洞底花。

    闲傍积岚寻瀑眼,便凌残雪探芝芽。

    年来已奉黄庭教,夕炼腥魂晓吸霞。

    曾向人间拜节旄,乍疑因梦到仙曹。

    身轻曳羽霞襟狭, 髻耸峨烟鹿帻高。

    山暖不荤峰上薤,水寒仍落洞中桃。

    从闻此日搜奇话,转觉魂飞夜夜劳----唐·陆龟蒙《寄茅山何威仪二首》

    一旁的吕奉先则是目瞪口呆的听着凌心安口中的诗词,神色飘摇:“大人,您这首歌词简直是前无古人呐。”

    凌心安一怔,道:“这可不是我做的,我借用的。”

    吕奉先本是一介书生赚头行伍之人,闻言道:“何人?”

    “你不认识的。”

    “大人,能否再说一遍。”

    凌心安点头,再一次吟诵出来。只见吕奉先早已快速的记录下来,然后将他放在胸口里。

    孙武则是摇头:“奉先,不若你再去考一次学院。”

    吕奉先道:“已过十八,不能再考了,这是院涨当年立下的规矩,说什么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必死磕读书一条路。”

    “你说什么?”一旁的凌心安忽然开口道。

    吕奉先和孙武同时一怔,不明所以的望着凌心安,不过吕奉先还是开口:“书院院长立下规矩。”

    “不是这句话,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你说这话是院长说的?”凌心安道。

    “大人,您莫非忘了,这句话刻在书院后山了,您是书院毕业的。”吕奉先很是奇异的望着凌心安。

    凌心安摸摸头:“哈哈,本官忘记了。”内心却是迷惑不解,文殊学院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虽然进入到了蜀州腹内,官道平坦,但并不意味着就安全,相反,更是危险,因为蜀州之乱,让整个蜀州之地几乎化为灰烬,那时候真的千里无人烟,哪怕过了五六十年,依然恢复不到当初的一半繁华。

    此处到蜀州古城,依然有近八十里,这八十里两侧是群山环绕,但也相对平安。

    所以,士兵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