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元气 (第2/3页)
破坏,就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甚至逐步繁殖,经过悠长的岁月变成一座大森林。
这就是说,一种初生的元气,能让“小完整”变成“大完整”。生命的秘密,就在于此。
在“元气”之前加上“天地”二字,更让这种“元气”上接天宇,下接地脉,成为一种俯仰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的巨大存在。历来陪护“元气”的高人,总是“上观天文,下察地理”,使“元气”永远与天地相融。中国几千年哲学的归结点,怎么也离不开“天人合一”,正是对这种恢宏布局的集体朝拜。
四
“天地元气”培植一个个生命体渐渐成长,整个过程总是从容不迫,既表现出一种奇特的坚韧,又表现出一种奇特的秩序。
由树苗变成大树的过程,即便处于荒山野岭,也一步不曾懈怠,一步不曾紊乱。似乎有一种见不着的能源在向它们输送,又有一种见不着的计划要求它们服从。
如果把目光从树移开,看看旁边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也莫不如是。只要是长好了的,总是一步不懈,一步不乱。
这就可以揭示“天地元气”的两大构成了:“大能量”、“大秩序”。
只要是“天地元气”的所在,稍加观察,就能发现这两大构成的高度配合,相辅相成,不息运行。
其实,这两大构成也来自于更大的空间,更长的时间。
如果没有“大能量”,宇宙如何诞生?天体如何运行?人类如何出现?时间如何延伸?但是,如果没有“大秩序”,宇宙如何维持?天体如何不乱?人类如何进化?岁月如何长续?
天文学家的种种艰深探测,说到底,其实都在研究宇宙间“大能量”和“大秩序”的状态、关系、纠葛、冲突、协调。
说小一点,在地球上,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天地元气”光临了,那就一定会同时带来强大的能量和强大的秩序。离开了能量,秩序是一种萎靡的安排;反之,离开了秩序,能量是一种错乱的狂流。
能量使秩序不至于因无力而瘫痪,秩序使能量不至于因失控而自残。两相结合,便出现了奇迹。
因为来路很大,落在再小的地方也还是不损其大,仍然可以称之为“大能量”、“大秩序”。即便是一朵小花,寂寞地开了又谢,不改其色,不落其形,那也就是蕴含着“大能量”、“大秩序”。
这件事情也可以反过来说。一个地方,一个团体,如果“元气”泄了,那么,细查之下,一定是能量弱了,或者是秩序乱了。这两方面,又会互相牵扯,造成恶性循环,共伤“元气”。
能量为什么减弱?很重要的原因,是当事者过于自信,把自己看成了“能量源”,忘记了从天地得力,从天地取气。中国古代皇帝,集权一身,号令九州,但他们又懂得谦恭地设立“天坛”和“地坛”,敬祈叩拜,为朝廷汲取能量。他们还会封山、祭海,作为敬祈天地的延伸。他们知道,自己所集之权并不是终极之权,自己所发之令并不是终极之令。最后行权发令的,还是天地。天地所行之权,所发之令,历来高深难问,但效能无可抗拒。一旦显现,必须遵循。
历史文献告诉我,决定中国朝廷兴衰的最终力量,是气候和生态。这也是天地的语言。
不妨引述我论述中国历史的一段旧文:“从最近的五千年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