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名之惑 (第1/3页)
一
我这一生,在摆脱种种迷惑的过程中,最艰难的,是对“名惑”的摆脱。
我在这方面的体验,可称之为“绝境归来”。
我曾犹豫要不要讲述这一场体验,因为已经在《君子之道》一书中分析过君子之名,又在《吾家小史》中回忆自己在这方面的遭遇,如再讲述,是否会产生重复?但是经过反复考虑后决定,还是要从一个更深入的角度专门说一说。
这是因为,我在这方面的经历实在过于险峻,过于逆反,过于违常,过于凝缩,相信冥冥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要借我来做一个边缘性实验。
因此,我没有权力省略。
二
名,是中国古代对名誉、名声、名望、名节的简称。但是,这个字,把千百年间无数高雅君子的脊梁压歪了。因此,也把中国历史压歪了。
只要稍稍回顾一下中国历史就能发现,历代最优秀的灵魂几乎都在“名”字下挣扎。继承名,固守名,保护名,扩充名,争取名,铺排名,挽救名,拼接名,打捞名……多少强健的躯体为名而衰残,多少衰残的躯体为名而奋起。
如果有耐心把中国历史上多数杰出人物的传记浏览一遍,那就会发现,他们身陷的各种是非,早已不值一提,最后剩下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在历史上留名。如果把这件事剥离、淡化,中国历史必将轻松得多。
但是,中国历史并没有从中汲取教训。相反,陈年的压力反而层层累积下来,“名”的魔咒越来越张狂。
相比之下,世界上其他地方也讲名,但大多局限在某种局部意义上。例如美国的“名”主要是指“知名度”,与一时的社会经济利益有关,不少艺人还雇有“知名度经纪人”,功能比较清晰。不像在中国,一个“名”字,模模糊糊地囊括一切,无从定义,却又无所不包。
这个让中国历史陷入困顿的沉重包袱,是中国文化自身造成的,怪不得别人。
写到这里我颇感痛苦,因为这个包袱是一项精彩设计的副产品。
这项精彩设计,就是儒家的君子之道。
我已经用完整的专著热情地论述过君子之道,认为这是全人类对于各种集体人格进行分头设计的典范成果,而且,也是中华文明长寿的重大奥秘。但是,这种人格设计如何来实现呢?儒家学者大多缺少执行力,想不出好办法。
君子之道,立论仁慈而高超,君子和小人的界线也划了很多条。但是,这些界线都只是笼统描述。落在实际生活中,到底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只变成了一种感觉。君子,完全可以被说成是小人;小人,也完全可以被说成是君子。而且,这样的颠倒,也总能找到大量理由,因为君子身上确实也有小人的成分,小人身上确实也有君子的因素。
这样一来,君子之道就遇到了执行上的致命障碍。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儒家学者们强调了“名”的控制作用。
“名”,在空间上,可以被设想为“社会公认”;在时间上,可以被设想为“历史评判”。把事情交给了空间和时间,似乎已经严格可控了。但是,这种严格可控,都是“被设想”的。
由于没有统一的衡量手段,“名”在君子之间就很难互相承认,更无法阻止小人的故意歪曲、涂污、诽谤。
历代小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总是把“污名化”君子当做一个永远盈利的职业。结果,几乎所有的君子都在为“名”而煎熬,年年月月都气恨连连,伤痛绵绵。
——只有少数人,能够看穿名,看空名。这少数人,往往是受到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三
以前,我也曾像周围朋友一样,以为名声之立,总有理由。那些习惯了的社会熟语,例如“名副其实”、“实至名归”、“名正言顺”等等,也经常在口中出现。
终于,我的亲身经历证明,“名副其实”的事情不是没有,却是一种极为偶然的巧合。“名”的本质,却是一种虚妄。而且,是一种最颠倒、最脆弱的虚妄。
我把这种真相,概括为以下几条原理。
原理之一:重大名声,是对他人的威胁,因此它本身就积聚着被毁的潜力。
名声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最重要的负面作用,是建立了一重重高于他人的坐标,构成了对他人的威胁。名声越大,威胁越大,因此所积聚的毁名潜力也越大。一些未毁之名,大半因为尚未建立具有威胁性的坐标。
真正重大的名声,在建立之初并不想威胁他人,却已经因特殊的高度形成了对他人的超越,而一切超越都是否定,一切否定都是威胁。
还是现身说法。我本人,在世纪之交蒙受一场全国性的毁名浪潮之前,顶在头上的,全是一个个名声的光环。但是,每一个光环都带来了毁谤的必然。
例如,第一个光环,也就是我前面说过的在“**”中的那么多抗争。前面没有说的是,这些抗争的对手还都健在,他们当然不甘心我的光环给他们带来的阴影。即使不是当年对手,不少人也会觉得我的光环使他们很难再讲“**经历”了。这两拨人数字很大,我面对的毁谤可想而知。
再如,第二个光环,也是前面说过的我在仕途畅达之时断然辞职。这事在当时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显然对大批正在热衷于官位的文化界人士带来了反讽式的尴尬。
又如,第三个光环,我在辞职后投身实地考察所写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书籍,在海内外均获空前畅销。多次统计“全国十年来最畅销书前十名”,我一人往往独占三至四本。这对数量庞大的写作群体而言,形成了一种基点性的名声亏欠。
再如,第四个光环,我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世界最恐怖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