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江东二张(下) (第2/3页)
重要的。
汉之二祖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都起于布衣,因为出身问题,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持,建国之路艰苦而又漫长。周瑜较之他们,就没有出身的问题,背后又有整个周氏家族以及与周家世代交好的江南陆家的支持,自是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在全国的范围内周家的影响力比不上四世三公的袁家,但是在江南一带,周家加上陆家的影响力,却比袁家只大不小。
前几日周瑜派孙邵来请他们出山,出于自抬身价的心理,以及他们并不知晓周瑜的诚意到底有多少,因此张纮和张昭婉言拒绝了。这次周瑜亲身前来,态度恭敬,执晚辈礼,这让张纮和张绍心里很是受用,不用说,他们便借着这个台阶下,自然就答应了周瑜的请求,出山为其做事了。
周瑜当即令吕岱率着带来的侍卫帮助张纮和张昭二人收拾物品,然后对张纮说道:“子纲先生,瑜已在秣陵城内替你们二位买下了两处宅院,虽然不大,但颇为清净雅致,今日我便安排人手去将其打扫干净,添置些家具,再配几个佣人服侍你们。你们二位是不是在这里再休息休息,几日后我会派人过来接你们进城的。”
张纮用手轻抚微微有些灰白的长须,笑道:“公瑾啊,你考虑得真是太周到了,在此我们先行谢过了。不过既然答应了你,晚几日下山不如早几日下山,我们也可算是急脾气呢。哈哈。”
周瑜回道:“也好。今日我们就一起下山吧,正好我有很多事情要向两位请教的。你们就先住在县衙内吧,待你们的宅院好了,再搬过去不迟。”
说罢,周瑜便留下吕岱等人负责收拾张纮和张昭二人的物品,带回秣陵城。自己和孙邵、张纮、张昭便先行下山,骑马缓缓而去。
在回城的路上,周瑜慢慢地将脑海里关于张纮和张昭的资料又过滤了一遍……
张纮,自子纲,乃徐州广陵人士。早年到洛阳求学,钻研《易》、《尚书》、《韩诗》、《礼记》、《左氏春秋》等古代典籍。回到家乡后,被推荐为茂才,而张纮并没有接受。据说在洛阳时,大将军何进、太尉朱俊、司空荀爽三府辟为掾,皆称疾不就。说明此时张纮已经是声名遐迩了。
但是随着局势的日益混乱,张纮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居江东。
在历史上,张纮被孙策说服,投奔于他。孙策死后,张纮又继续辅佐孙权,成为东吴政权的重臣。他有四大贡献:帮孙权出谋划策,明确了孙吴政权的发展方向;促成了曹魏和孙吴的暂时联盟,为孙吴政权的建立和稳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协助孙权巩固政权;建议孙权建都秣陵。
作为为孙吴政权草创、建立、巩固立下汗马功劳的两朝元老,居功不自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