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中缅军 (第2/3页)
“如果我们派遣别人去,恐怕杨俊然那里,是不会轻易同意的。”委员长有些为难的说着。
自从杨俊然抗命把装甲第一军派遣到了缅甸,委员长就知道,杨俊然可不是以前那样任由自己摆布的人了。
“不如把四十五集团军的司令黄维派遣过去,黄维是您的嫡系学生,有他在缅甸,对我们也是有好处的。”陈布雷提出了建议。
委员长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说:“就按你说的办,让黄维担任中缅军的总司令,把罗卓英撤回国内。”
陈布雷得到委员长的答复,随即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1942年八月二十日,中缅军正式成立,分别成立了中缅第一军,中缅第二军,中缅第三军,每个军下辖一个装甲师,两个步兵师。由黄维接任中将总司令,三个军长分别为纪泉中将,欧阳剑中将,黄志宇中将。
而近卫军的薛翔,则是调回了十三战区,担任四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
为了加强中缅军的战斗力,杨俊然把自己身旁的警卫军两个师的部队,派遣到了缅甸,由十三战区的三个装甲师,五个步兵师,加入一部分的缅甸人,组成了三个装甲师,六个步兵师的部队。
虽然中缅军是最新组建的部队,但是这支根据近卫军,警卫军改变的部队,可是属于十三战区的精锐部队。
而纪泉,欧阳剑,黄志宇三人,更是杨俊然一手提拔上来的。
为了加强对中缅军的领导,杨俊然直接把装甲集团军的参谋长夏可,也派遣到了中缅军,担任参谋长的职务。
从中缅军组建之后,大批的材料,开始从缅甸运输到了十三战区。
缅甸人对于中国部队的做法,却没有任何的意见,在他们的眼里,只要中国部队不压榨他们的财产,至于其它的东西,他们可是一点都不会在意的。
察哈尔省,十三战区司令长官部。
杨俊然看着各部的报告,陷入了为难之中。
他在挑选部队,组成机械化部队,而各个军的表现,似乎都很不错,现在倒是让杨俊然有些为难了起来。
虽然不知道戒指里面的材料还能够支持多久,杨俊然也不敢大规模进行自动生产,只是生产了一小部分,准备组建三个机械化军。
“新一军,新二军,新十军。就是这三个军了。”杨俊然拿着红笔,圈定了三个军。
“是,总座。”一旁的参谋随即把文件拿起来,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总座,最新的编制表已经拟定出来了,我们最新的装甲师,已经按照您的意思,取消装甲团和装甲步兵团的建制了,每个装甲师,直属三个装甲营,三个装甲步兵营,以及一个装甲炮兵团和相关直属部队。”花淑仪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过来,交给杨俊然说。
杨俊然点了点头,看了看编制表,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次的编制表,可是整个十三战区再次进行的一场整编。
而利用这次整编的机会,杨俊然可是直接把第一军,以及掌握兵权的委员长嫡系,直接排除出去,至于一部分的将官,则是安排到集团军参谋长的位置上面,采用明升暗降的办法,将整个十三战区的部队进行嫡系化,将委员长派遣过来的部队消化排除。
而对于一些优势的将领,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