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七章 奔驰车上的宝库(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三十七章 奔驰车上的宝库(续) (第2/3页)

宋时即已形成,蓝瑛作为生于杭州的“浙派殿军”,朝夕与湖山静对,烟霞供养而成此屏,一堂十幅,煌煌显赫,堪称佳构!

    这幅《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中的“飞来洞壑”一景的实景虚写。细看此图,应是仿倪瓒笔意,以墨笔绘湖光秋色。画中湖水宽阔平静,一轮月影浮于水面,两岸坡坨几株杂树,远处山影交叠于苍茫暮色之中。其构图、用墨、笔力、意境无一不精,绝对是蓝瑛的真迹。

    吴迪一边思索一边将画收好,也没问价钱,直接拿出了第二幅,看这些卷轴大小都差不多,难道竟是一整套的西湖十景不成?

    画一上手,他就知道猜错了,因为这是一幅纸本立轴。

    轻轻的将画打开,看了十几秒钟,他心中对这两个人或者说是他们背后的人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这伙人要么是一伙文物大盗,要么是某家博物馆里败类的代言人,一个游摊上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精品,这些东西的来路绝对有很大的问题!

    因为他手上这幅张瑞图的《虚亭问字》图轴竟然也是真迹!

    张瑞图,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字长公,又字无画,号二水,别号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他以擅书法而闻名于世,其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在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是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另外,他又擅长山水画,效法元代的黄公望,笔力苍劲,传世作品极为稀少。

    这幅卷轴画的是山林景色。其画面结景空疏,以粗放的笔墨绘近景数株大树,后衬远景以一座高峰,开合之间,骨格苍劲,点染清逸。画面右上角自题:“小径无行迹,虚亭#草莱。履声溪上至,问字有人来。白毫庵瑞图。”下钤白文篆书“白毫庵主”、朱文篆书“瑞图”印各一枚。

    吴迪一边看画,一边极力的思索,近十年的博物馆失窃案里似乎没有这些文物的记录,难道是内外勾结,以假换真还没有被发现?不对,像宋刻本、蓝瑛画这些珍品,即便是博物馆有内奸也绝不敢动。难道,他们偷的是国外的博物馆?

    很有可能!因为一百多年前那段屈辱的历史,华夏的古文物大量流失到了西方。但因为历史文化的巨大差异,这些东西没有被看做是主流艺术品,所以除了其中一些非常知名的作品,很多文物都被随意的放在了博物馆的仓库里,几十年,上百年都只存在于其藏品目录之中,却从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如果是这些东西被盗,手脚又干净的话,数年乃至数十年无人发觉都很有可能!

    想到这种可能,他的心热了起来,如果能将这一批文物带回去,哪怕是付出点代价也是值得的!

    他满怀希冀的的拿起了第三幅图轴,小心翼翼的打开,一看之下,不禁大失所望,这却是一幅现代做旧的水墨山水!

    第四幅、第五幅、第六幅……一直到倒数第二幅,他才又看到了一幅名家精品!

    这一幅是绫本横轴,长度足有两米开外,却不是画,而是一幅行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