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三 洗髓灵丹修仙诀 魍魉突袭青山下(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回三 洗髓灵丹修仙诀 魍魉突袭青山下(3) (第2/3页)

七重以六口仙阶飞剑为阵基,再搭组五十七口中阶飞剑,施放真力,使六十三口飞剑融合为一八角形剑阵,悬于摆阵人身前十尺,掐动剑诀,六十三口飞剑以御乘,攻势或防御为主要妙用,俱如此之做,支持阵型三盏茶之后,方才算炼成第七重。

    第八重以七口仙阶飞剑为阵基,再搭组六十五口中阶飞剑,施放真力,使七十二口飞剑融合为一十角形剑阵,悬于摆阵人身前十尺,掐动剑诀,七十二口飞剑以御乘,攻势或防御为主要妙用,俱如此之做,支持阵型三盏茶之后,方才算炼成第八重。

    第九重以八口仙阶飞剑为阵基,再搭组八十三口中阶飞剑,施放真力,使八十一口飞剑融合我一十角形剑阵,悬于摆阵人身前十尺,掐动剑诀,八十一口飞剑以御乘,攻势或防御为主要妙用,俱如此之做,支持阵型三盏茶之后,方才算炼成第九重。

    ※※※※※

    在青松正要修炼《九明昊剑阵》第一重之时,才知自己独有一口仙阶飞剑,并无其它平凡飞剑,心生黯淡,不愿继续修行。只是徒然在修仙诀之后的时分内翻阅剑阵中的剑谱,掌握了唤领剑阵的施展诀法。第二日,青松再次下了崖下墓室,将自己现无其它飞剑可供自己修炼剑阵第一重之事告知了无名冷,无名冷听毕只是发笑,之后一声轻喝,一阵清鸣之声从墓顶上响彻而起,足足有十八口入阶飞剑泛发寒芒堕将下来,悬浮于无名冷的身后,青松不禁惶惶,见各口飞剑剑体绽放凌厉的寒芒,心知是不凡之物,怕是四仪阶的飞剑。无名冷将这一套飞剑介绍一番,青松才知这十八口飞剑乃是阴阳子剑仙平生挚爱的一套飞剑,是取天山三十六颗玄阴蓝晶历时三年炼化而成,阴阳子剑仙羽化之时,不忘这套当年亲自耗用心力所炼的飞剑,取名号为:凌天剑。这十八口凌天剑的品级当是在五凌阶上下,可削金如泥,破釜沉舟。只须心念一动,可在瞬息间诛杀万里外的一切生物。

    上古神魔时代,元始大尊将诸天之下的各类法宝神兵,统分为九种品阶,以双辰,三才,四仪品级的法宝神兵称为初阶法物;以五凌,六象,七星品级的法宝神兵称为中阶法物;以八荒,九元品级的法宝神兵称为上阶法物;以上仙品级的法宝神兵称为纯阳仙阶法物。

    无名冷遂已将这十八口凌天剑传给青松,教谕青松今后定需要好生炼剑:剑乃兵家之祖,以气御剑,伤人于无形,始臻上乘。故擅于剑道之人,必先练气,其行动之道,首先在于调动呼吸,练百骸,气转回天,神游体外,亦为元神出窍,留气防身。功成之日,收则存于方寸间,放则于六合之内。若有形,若无形。有形者,会于人身,犹风雨行于宇宙;无形者,施于体外,犹电雷发于太空。剑道又以剑阵为长,众剑融合一型,威能比上独剑更是绝伦,只是得耗用多成的真力罢了,若一修仙之人,是以练气为流,便是剑阵之大能士。无名冷所说的,青松皆记取领会其中,不亏为仙门高徒,灵根颇绝。

    随后无名冷心觉所有的话语均说给青松,心里仿佛业已敞亮,便颤声道他近日卜了一卦,卦象晦暗不明,才知自己一生大限已至,几日后便要羽化,进入九泉府地的鬼畜轮回,苦历鬼门八劫,成为鬼使或转世牲畜。青松闻言泪已盈颊,登时是不止地啜泣,这无名冷虽是他拜把子的大哥,相交亦不过十日,竟然大限已定,数日之后便要死去,心间不觉痛苦万分,甚为不甘,双目隐隐闪动着几分哀怨。无名冷恐今后无人把守自家主人的墓陵,欲教青松继承,思想几番又觉这方法不妙,这才取消。后来哀叹一声,脉脉看了青松一眼,好似心中已算知足,便急叫他离开此地,忘记这里,永远不要再来,青松不愿,已是泣不成声,双膝跪伏于地面,仿佛顷刻间领会了生死离别之意,又思忖:如果自己不回去,大哥反会更为伤害,遂才轻缓地撤身离开了墓室,赴到山崖之上,心生沧寒,悲思不断。

    ※※※※※

    灵宿剑仙离去已有第五个时日,青松每日在山涧内加勉修炼,元神已恢复坚定,不再下崖入墓室中探望无名冷,心思现在只欲好生修炼仙诀,领悟剑道,才是不辜负无名冷对他的热切期怀。

    正时,青松已将仙诀中第一式剑法“游海鱼跃”修炼至中成之境,颇为不易,不知近日来费了多少心神,方才有如此成绩。

    山涧中剑影闪曜,青芒剑气如同一条条游鱼鞭打向四下的涧壁,剑气表层还覆盖有蒙蒙金霞,瞬时引动得石屑崩飞,整体震荡。青松觉察此时心间有一杂念干扰,一时无法练得,便收下剑式,纳剑归鞘,举步行出山涧。青松见金乌业已西落,山下林子尽头好似暗有一层大袍色的光芒铺缀,令人触目,又让人徒生怜惜。

    话说当日青松在罗京城外险遭“冥魔七煞”蛇郎的毒手,幸有灵宿剑仙及时相救,方才保住了性命,撤到了竹林深处的一座青山中。蛇郎亦因此被剑仙的飞剑斩伤了自身的双肩。少主为擒杀青松,在罗京城外的山地俱埋伏下数百名魔士。上次有二名魔士赴上青松所静养的那座青山上,被剑仙所诛杀,待到少主钦点人数之时,竟觉在场失去了二名魔士,顿时勃然发怒,发作起来,派遣蛇郎前去青山搜寻青松的踪迹。

    青松因无心念修剑,拔步行出山涧,集中目力远瞰青山下的竹林,因金乌西落,一幢幢竹影变得漆暗异常,犹有阴森的质息。

    忽然竹林间起了一阵风响,旋即又跃出数声清鸣,一排山鸟齐齐飞出山林。林间瞬时黄莽漫起,凌冽卷地。青松见如此怪兆,呛啷一声长剑出鞘,集中瞰视下方的竹林。

    倏然生出一串强烈的马蹄声,青松耳力颇为灵敏,一听便知这乃是千里良驹,蹄力才如此浑亮,愈来愈有好奇心理,直愿下望。

    一排白骏的高脚马顿然立在山下,马嘶辚辚,马背上皆安坐一名身着乌甲,肩子上生出数团黑毛,鹰鼻阔脸,大目刀耳的武士,武士中间一名较为突出,身高在九尺左右,是位凶煞黑面,身袭劲服的铁汉。只见那铁汉的双肩竟是白生生的一面,还隐间可看出白皮中的内骨,甚是可怖,原来那九尺铁汉正是蛇郎,当日被灵宿剑仙斩去自身的二颗头颅,修养三日,便是要磨刀霍霍,整顿魔士,意要诛杀青松。

    那日蛇郎是变化出原形,青松方才不认得,只看见山脚下立着一排彪悍人马,心中生出惶惶,知有大敌来袭,暗凝真力,又思想几番,这才真正明悟出山下的那排人马正是乌剑少主派遣而来,不觉已气愤填膺。山下的人马好似看出山腰中立有一人,纷纷投视上去。

    正时,已是将近夜幕,林间逐渐阴森,投目间看不出方圆十里外的真实事物,蛇郎果见山腰中立着一条人影,回想起仿佛在何处见过此人,来回思索几分时光,当下一拍膝盖,颇有觉悟道:“果然是那小儿!”周身外的数十名武士一听蛇郎之言,顿然立出数声暴喝,唰地各持起手中利刃,在夜色当中明亮如盏盏银月。

    青松见此刻山下已起一阵骚动,顿时又见到条条利刃如同弯月似的发亮,口头亦不打哈哈,将身一掠,在起掠之时,山下早已出动三匹高马,马声欢畅,马儿似不知它即刻将要死亡,马上之人高举一口九环釜刀,刀影霍霍,在虚无之中挥摆。

    青松尚未同刀刃相架,手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