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一 幽篁深处诛双星 赴达罗京逢厄难(1) (第2/3页)
太安第七十八年年初。乾朝今时共历二十六位君王圣主,统治八百九十七年,所谓君主乃是以下年号名位:
元甲,陕刢,仐汤,呑氜,泰岚,泰乙,俈商,钽鲞,仼甲,晟东,晟西,康汕,康华。
方赟,方启,朝冈,卜乙,安埙,冒荼,南氓,南昶,莞玖,莞越,莞伥,霍乙,太安。
晚春五月一日,罗京城西处雾气翻滚,延绵百丈方圆,一方竹林郁郁苍苍,仿佛飘逸之境,风光奇秀,洋溢生机。一阵春风吹袭,竹子排排摇曳,宛似绿浪翻滚,层迭相织,竹叶显得枝柯繁密,合抱之围。云雁,飞雀在白雾顶端飞沿,清鸣一声,翱向高空,灵动已极。在竹林深处一条青石道上,一串哀倦的马蹄声正踏着松软的雾气从南方传来。随马上一声男子的铿锵长吁,持起缰绳一勒,一匹白骏高马顿时人立而起,马上男子急忙猛抓马缰,马儿又仰栽而下,立于道上,粗喘出浓浓白沫大气。
那匹马的蹄角在青石板上划动几下,四条马腿俱已疲倦地弯曲,马儿不时哀呼几声,表示抱怨。马背之上,坐一位十七八上下的青袍俊面少年,蜂腰系一紫青无量丝涤,朗朗星目,清清剑眉,七尺三寸身长,齿白唇红,眼神之中蕴着一股熠熠的青芒。此人名为青松,是那莱州青瞳剑阁的阁主,师尊乃是江夏仙门的灵宿剑仙。三岁习剑技,六岁攻剑诀,十六之年在青州少年剑会击败“东方一剑”浦黎,一举成名。今十七八,便告别久居故乡,关闭剑阁,兴游天下三山五岳,揽赏各地数方美景,日子倒也过得闲悠。
如今刚刚游历完西川,便照地图所示连夜赶来梁州西面的罗京城中。殊不知罗京乃天下十八魔城之一,地位特殊,巴蜀妖魔聚焦之地。怎怪青松年轻蠢昧,全然没有地理见识,凭借地图草草标示,便一路策马来往罗京城,由此事件也便从此发生。
竹林深处,倒也有奇花异卉,怪石嶙峋,阵阵竹香沁人心脾,加上各种芝兰幽草香味,只要一入鼻翼,便心神气爽,眼目通明。青松打赏一番四下的光景,闭目仰面用鼻一熏四处奇香,果觉甚是神爽,缓缓勒住坐下白马,那马儿好似通有人性,朝前慢慢抬步行去。
只见一座乌色石碣出现在竹林道上,石碣之上刻着“罗京城郡”四大朱篆,颇为醒目。青松一见这四方朱字,神情立马愉悦而来,他在外经历三天时日的奔波,不是居于山林巢穴中,便是居于深泽潮湿地,只因梁州地处巴蜀不远,也是密林甚多,山路崎岖,山势高峻,险极异常。
青松心中暗忖说道:“终算今日能来到一座城池中休憩几日,打发过去几日的艰辛,再出城继续游历天下风光,这才美哉!”心念及此,青松也便下了马来,一手拉着马儿的缰绳,缓缓沿道而行。
马儿鼻中闷哼几声,便喷将几股白沫,轻嘶一声,陪同青松一路开进。倏忽之间,青松一行还未走出十丈前途,只见竹林之中疾窜出两团白色光华,宛似电掣流星,十分迅疾,只是一息时刻,两团光华一阵扭曲,在空际不住旋动,哗地一声便落将下来,距离青松只有一箭之地。
青松一见道上平白无故多来两道白色人影,登时吓得面色惨白,不知是何怪物,心中惊忖:“当年师尊告诉我,在遇到危难厄运之时,人须凝神静气,保持状态,不得让对方瞧出丝毫异样,神情愈是镇定,心中也便会慢慢宽裕起来。”心念及此,只看自己身边的白马惊嘶一声,人立而起,鼻中喷将出一股浓烈,足有一丈方圆的白沫,已将自己身前五尺范围团团包裹。这匹马跟随青松六年之久,乃是在洛阳城郡花费五千银元从当地富贵员外马场中买来,因青松见这匹马摸样不凡,凛然与自己有几分相像,性格也有春秋,白日马儿十分镇静,即令是有人拿起鞭子要去抽打它,它也不嘶叫一声,到了黑夜之时,那马儿便不安分,常常在马房中乱嘶,可今日不知怎地,平日里白天处事宁静的马儿竟会受到如此惊吓,青松顿然不解。
马儿又嘶鸣数声,方才止息,只见青松身前白雾不散,困裹得甚为浓密,好似白马故意而为之。青松后退数步,因他内心突觉察到一股不祥感应,前头那两道白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