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九十八章 从内部攻破堡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九十八章 从内部攻破堡垒 (第2/3页)

位,子女参加子弟招供项目以后的第一份工作就肯定在这个厂矿,不许跨厂矿调动,除非是大专学历以上才可以在第一次招工的时候有挑选单位的权力,同时还需要单位同意接受,毕竟在早些年大专学历算是高级人才了嘛。

    招工的子弟大部分都是初高中毕业,自然没有挑选的权力,这就只能回到父亲的单位,这样就势必产生一些抱团现象,山头群聚,都是管理局子弟,但内部也有小圈圈,互相之间也有龌龊。

    最初这个约束不是专门为了山头或者抱团等目的搞出来的,而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当初油田条件艰苦危险,大自然条件太过恶劣,不仅要扛住天寒地冻和野狼之类的袭击,更要面临着各种设备都不齐全。生产工具简陋等条件,一切都只能靠手提肩扛。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只能是选择最原始的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办法,父子爷们儿叔叔侄子之类的近亲在同一个队,这个队的任务就是这么些。一个队员要是想让自己儿子歇一会儿,那他本身就得多干,一个儿子心疼老爹太累,那他就得多干,这就间接的提高了效率。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新入职的子弟员工肯定不晓得这个工作该如何干。不知道如何规避一些生产过程中的高危风险。那就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带一带,为了保证一个老员工一定能尽心尽力的带好新员工,把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细心的传授下去。那这个师傅和徒弟的关系就很重要,父子同在一队,叔叔侄子同在一组,这就能保证老员工肯定会悉心的告诉自家子弟,这个工作该如何干。哪一环节要注意,转杆开动的时候你需要站在哪个位置上才能不被意外击中等等。

    父亲肯定会用心带儿子,要不然的话,万一儿子操作程序错误出了意外,当爹的还不得哭死啊。

    后来。由于人数规模和工作量等情况的限制,可能这个队不需要这么多人,那就有很多这个队队员的子弟没有岗位参加工作,又有些采油队和施工队需要人手却没有那么多适龄的自家队员的子弟,这样人员就调配不均衡了。所以,就把这个父子同队的要求往外扩展一下。变成父子可以不同队不同组,但是一定要同矿。

    同一个矿的子弟互相交换任职,一来能内部平衡各单位的用人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技术的传授,毕竟互相交换着子弟带,你不用心带人家的孩子,你的孩子也可能遭遇操蛋师傅,再者同一个矿,谁不认识谁啊。三扯两扯的总能扯上关系,不好好的带人家孩子。传出去自己名声都不好听,对师傅自己和家人都很不利。

    接下来,江风发现综合科副科长还有一位油田二厂出身的,其余两位副科长一个是钻探公司出身的,还有一个是保卫处的自家子弟。

    接下来,江风把所有科队长按照出身分门别类,尤其是试采公司和后勤物业二公司的出身的同志都被画上红色的小圈了,这些人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是奶奶原单位出身的子弟,按照山头的规矩,他们和江风应该是真正的同一门的子弟,还有江风就读的小学中学高中的校友都打上红色的叉,这是校友关系,也需要重点关注。

    江风读的是管理局子弟学校,他们也一样,所以校友肯定不少,在校友关系一栏里,江风发现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江风越看越熟悉,这不是在上任那天激将李黑子,帮助自己和林红妆解围的那个家伙吗?。

    保卫处第**队大队长山哲,嗯,好嘛,江风看着照片念着任命突然想起了,怪不得暗中帮着自己呢,这不是老同学嘛!。

    果然,一起同过窗的交情就是不错,关键时刻还知道给咱这个老同学输送一口真气呢,至于说为什么山哲没有点明身份和这一层关系,更没有主动来找江风汇报工作,恐怕是有点清高不攀附权势的心思吧。

    这位老同学混的不赖嘛,和自己一般年纪,已经是副科级的大队长了,升官速度也不瞒了,二十三岁就能运作成副科,那三十岁正科,四十岁副处怕是最低要求了,这是个关键性的人物。

    江风在山哲名字前面又打了一个大大的小脸,用以提醒自己要重视。

    看着看着,江风竟然发现了四个大学阳城刑警的校友,一个大队长,民事办下属治安大队大队长耿安浩,是阳城刑警九三届毕业的,这是自己的师兄啊,还有三位副队长也都是阳城刑警毕业的。

    江风的母校在警务系统中那也是响当当的角色,虽然不敢称天下第一,但是第二稳稳当当,怎么说也是仅有饿两所ga部直属院校啊。

    可以这么说,全国的ga局,要是没有阳城刑警的校友,那只能说这个ga局太差劲儿了,这就好比搞报纸传媒的没有孵蛋的毕业生,那只能说明这张报纸很不入流一样。

    接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