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效仿王翦的故事 (第2/3页)
说已经做通了工作,具体是怎么作通的,他自然是不会对我细说了”。董澜城据实回答,不过马上又抛出一条内线消息道:“我那大姨子和我妻子聊天的时候倒是透漏了一条消息说前两天赵老大再视察南水师的时候商重国自然是要出面接待了,据说在会后,赵老大登门拜访商重国,一开始倒是相谈甚欢,后来却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更新首发~~儿,商重国的书房里吵了起来,据说吵得很僵,不过最后两人出来的时候倒是风平浪静了,s商重国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赵老大倒是笑着的,后来商重国还把赵老大一直送到门口,应该是达成一致了”。
“赵家几个兄弟倒是一力同心,难得啊,有此等虎子,便是那老赵头子的底气所在了”董老爷子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董澜城很不爱听这话,好像就老赵家的儿子英雄,咱老董家的几个儿子都软蛋一样,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儿子辈的比不过,可是必须有儿子才能有孙子,能生出来好孙子来,那也是儿子们的贡献和本事嘛,这么一想董澜城就舒服多了。可是董澜城还是不太明了赵家到底算计的是什么。
便问道:“爸要说自散内功的话,那该散的人家不止他老赵家一家,您看咱们家是不是要有所准备?”。
董老爷子抬起昏黄的眼睛,甩出一道或自嘲或鄙夷的目光,冷笑道:“你的意思是你们几兄弟在军中的威信和号召力能与赵振江、霍定军、王武成、郑平南几人比肩?还是说位子能与占据要津的孟鼎山、于醒三、赵抚远想抗?”。
这几个人都是老赵家的铁杆,除了赵振江和赵抚远是老赵家正牌子弟以外,其余人等要么是赵老爷子当年袍泽的子弟,要么是赵振江再军中的袍泽,或者是赵家的女婿,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通通是赵老爷子拉扯上来的,都受过赵家大恩,尤其是前边提到的那几人,赵振江自然不提,能上军机班子第一副的人岂能是庸才?其余人等如霍定军王武成等人也都是和南边猴子的战斗中见过血立过大功上来的,现在这些人都占据要紧,不是在军机班子里就是坐镇一方,统万军,而且这几人无一例外都见过血,这在军方是了不起的资历,尤其是在和平年代的军队中,见过血打过大战的将领平白的高上一头,你不服还不成,这就是资历就是威望!。
董家几兄弟原本都是搞政工起家的,董澜城当初在院校里没毕业没赶上第一次和猴子的战斗,其他几个兄长倒是赶上了,可惜不是没上前线,就是半途扯下来了,要么就是搞政工的,总之资历上是差的太多了。
赵老爷子拉起了诺大的队伍都源于和老人家的青眼有加,可现在赵家越来越强,那位老人家的身体越来越差,两相对比之下,就更不让人放心了,所以赵家要自散内功,以保万全!。
这么一想,董澜城就通透了,失声的道:“您的意思是说赵家在效仿王翦的故事?”。
王翦伐楚这个故事屡次的历代文臣武将引用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