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抓小辫子的来了 (第3/3页)
记者,那就是脑袋上缺打包欠揍收拾了。
这三家单位在某些时候就相当于过去的巡按御史,有风闻奏事的权力,华夏通讯社在世界各地,比如说港岛或者其他一些没有大使馆或者领事馆的地方,华夏通讯社派驻在当地的分支机构就可以起到大使馆领事馆的作用,这样的报纸谁敢小视?。
报纸有了级别,客观上可以增加让监督更加的有效率有力度,但是有一个问题避免不了,任何报纸虽然都打着公正客观的旗号,但是难免会有自己的立场,这一点中外都一样,一向标榜自一由饿敏猪的西方报纸也是这样,他们掌握着世界的话语权,他们说华夏老百姓连电视是啥样的都没见过,那全世界就都这么认为了。
像华夏的邻居,四岛上的偻国,整日里向他们的老百姓宣传他们大口袋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等的种族,就连他们的关东平原上出产的大米是世界上最好的大米,然后在全世界尤其是在华夏国进口华夏最差最劣质的碎米,回国让老百姓对比,老百姓一看,搜大寺内,果然咱偻国的大米好啊,舆论就是这么回事儿嘛。
华夏国有级别的报纸那也是体制内的一部分,立场就更明晏了,经常可以看见好几家比较有影响力的大报纸调子不一样,甚至还有隔空打擂台的形式出现,这都不奇怪,端谁的碗服谁的管嘛!。
幸好这次以来的是松江省的两家报纸,让江风还稍稍放心一些,这倒不是说江风担心被人家发现什么,江风唯一担心的是太出名那就不好了,不同的环境导致了大家对出名这个问题的看法各有不同。
演艺界人士生怕自己不出名,在过了气的时候为了保持一定的曝光率甚至自己给自己早点绯闻,再雇佣狗仔队炒作一下也是常有的事儿,但是政府机关里想出名的就少多了,因为国家公职人员出名的大多不是啥好事儿。就算好事儿出的名,那也和整体的低调的大环境不相符合,太出名了那是自己给自己戴帽子啊,一旦你出名了谦虚低调务实脚踏实地这样的评价会理你越来越远,相反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志大才疏的大帽子自然而然的就带上了。
试问哪个领导愿意手下有一个公众关心的焦点人物啊?一旦有了这样的人在身边,哪个领导同事不防范点啊,要不然干点什么事儿一不小
心就被捅出去了,那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江风还是那个观点,不可能说有jc的地方就没有犯罪,那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既然也加要上街采访,那就随他们去好了,就算发现问题也不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而且就治安十茶新规的问题,虽然江风明知道有点不太合法,但是绝对谈不上违多大的法,顶多算是量刑过重了,而且有一位领袖曾经说过,一项政策好不好,我们的工作做得到不到家,都需要老百姓来评判,在这一点上,江风相信老百姓会向着自己说话的,除非他们找的都是被处罚过的,要是那么有倾向性的话,江风也不会坐以待毙,谁不认识两个媒体工作者啊,你唱你的腔,我唱我的调,顺便还可以打打你的脸。
江风沉声问道:“他们上街采访这个事儿,区里宣传部知道吗?你和宣传部联系了没有?”
“我估计宣传部不可能知道,否则应该联系咱们啊,要不我把这个情况通报给宣传部?,不过万一他们的调子定委了怎么办?”许建还是有点不放心宣传部那帮子专注于清谈不注意务实的笔杆子大爷,有句话不是说得好嘛,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宣传部,总是犯错误,老许可不想犯错误。
“没关系,通报一声儿就行了,至于调子歪不歪的不重要,舆论喉舌还是要的嘛,但是谁也不可能一张报纸一支笔就遮了天嘛,只要咱们的屁股没坐歪,始终坐在老百姓这一边,什么报纸也不敢胡乱放炮,就这样吧”。
江风放下了电话,心里估摸着两家松江的记者来的这么快,恐怕是和王建他们家分不开吧,要不然十茶新规实行了这么久了,也没见什么记者来采访,现在却突然来了,想一想最近自己得罪谁了呢?,恐怕是只有王建和窦燕生吧?。
这次的蹊跷事儿恐怕是和这两个人脱不开干系!虽然是不怕他们挑刺儿,但还是不能轻敌啊,太祖他老人家说过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敌人才行。
江风拿出一颗烟叼在嘴上,拨了周沛凝的号码,小周书记不是说这个事儿她盯着嘛,现在的这个新情况有必要通报给小周书记。
十几秒以后,周沛凝带着点清凉却又凛冽的声音传来道:“不是告诉你放心玩儿去嘛?怎么还打电话呢?”
“凝姐,我要向你通报一个新情况,有两家记者来我们局采访了,估计是要抓我的小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