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多尔衮狼狈而逃 (第3/3页)
他并没有同意多尼的意见,他要回到军中,以告诉全军将士,他多尔衮受到了奸臣的排挤,他不得不离开,率军到另一边屯扎,他还是大清的亲王,永远忠于大清,忠于顺治皇帝。
此时的北京城,顺治非常担心,走脱了多尔衮,不能杀他,那么就有可能是他的死期了。
吴良辅则说出了一人能保安全,那就是皇太后。顺治要向额娘请罪。
要把责任给推得一干二净,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张太监带领一大群人看住了大玉儿宫中的所有人等,如今就可以是把他们给全部杀掉,就推说是多尔衮所派来的,顺治是来救母后的。
可惜了张太监和一群人等都做了冤死鬼,一缕冤魂到枉死城报到去了。
顺治来到了大玉儿的跟前,大玉儿看着他,怎么会不知道他是闯了大祸,杀不死多尔衮,生怕多尔衮会挥师来攻,思来想去,毫无办法之下,如今只好来求救大玉儿呢?
大玉儿看着顺治,见到他惊慌失措的样子,大玉儿的心又软了,说:“福临啊,你要听我的话,不要违背我,好不好?”
顺治如今只能是求大玉儿了,怎么能不表示会不听从母后的话呢?
大玉儿是急忙修书一封,她让苏茉尔亲自送去,这样更能说服多尔衮。
多尔衮一看到大玉儿的信中内容,所说的正是他所担心的那几点,尤其是会让反清势力复燃,他不能起兵以攻京城。
况且大玉儿还声明了她将和她的儿子顺治一起同生死,要是城破了,她就只能和儿子一起殉国。毕竟当多尔衮挥师攻打京城的时候,他就表明了要与顺治决裂,不可能再是摄政王,只能是自己来当皇帝了。
多尔衮为皇帝,对于废帝与废太后来说,就绝对不能留。多尔衮想留他们,多尔衮的手下将士也绝不答应,形势可想而知。
要是没有了大玉儿,多尔衮认为自己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意思?宁愿自己死,他也不会让大玉儿死的。
多尔衮一看完信中内容,他最为担忧的莫过于大玉儿会和顺治一起自尽。
多尔衮是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的,他能做的就是退出,只要大清还需要他,他还会再度挺身而出的。
多尔衮去到军中时,他已知晓了遏必隆和苏克萨哈、鄂硕、谭泰等已到军中了,此时的军心动摇。
更有消息,昌平的两黄旗行动了,他们是想要来效忠于顺治的。
多尔衮看着他的人马,便说:“你们自己做决定吧!是跟着我往山海关一带退却,还是留在这里效忠皇上!不管你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尊重你们!”
多尔衮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知道他所带来的二十多万人马,能和他一条心离开的,不会很多。要有也是两白旗的人,其它各旗的人不攻击他,单单舍他而去,已算是很好的一件事了。
至于从蔚州撤退回来的另一支人马,就不受多尔衮节制了,顺治早就派人驰往军中,一并夺却兵权。其实多尔衮想反的话,他是完全也能节制住这一支军的,他只是为了不造成内部的相争,他情愿自己受委屈。
多铎和阿济格很是不满,可却又没有办法,也只好是听从多尔衮了。
多尔衮做出往山海关退却,是出于万一形势糜烂,他还能率军立即进击以帮助顺治皇帝,帮助清朝的形势逆转。
同时,多尔衮还向顺治上了一封奏章,以表明,他是忠于顺治的,他是一心为大清着想的,他现在虽退往山海关一带,也是为了保住实力,为了以后能为大清效力。让顺治不要听奸臣所言,误了他们的君臣情谊。
想顺治认为能把多尔衮给遂走,现在跟随多尔衮的只有八万人马,多尔衮也起不了多大的浪了,他是心满意足了,他认为以自己的实力是能消灭张必武的,多尔衮在,反而是让张必武实力大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