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四章 李定国败孙可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四章 李定国败孙可望 (第2/3页)

兵来攻,而且还召张必武等前来。

    万一孙可望在与李定国等大战的时候。十八大臣做内应那就不好了!当然得先行除掉十八大臣才行。

    文安侯马吉翔为讨好孙可望,将十八大臣密谋要害孙可望的事向孙可望具告,至此,事情败露了,孙可望派心腹郑国招大学士吴贞毓等十八人,十八位大臣为保全永历帝,承担了密谋责任。

    孙可望以“盗宝矫诏、欺群害良”拟罪。赐吴贞毓自缢,实为绞刑,内监张福禄、全为国和刑科给事中张镌三人凌迟处死,其余全部处死。

    临刑前。大臣们大义凛然,向北跪拜永历帝行宫完毕,写下了绝命诗,从容就义。孙可望派人将遗骸丛葬于北关马场,这就是十八人之狱。

    这十八个大臣是大学士吴贞毓、兵科给事张镌、翰林院检讨蒋圪昌、李开元、吏部都给事徐大人、大理寺少卿杨钟、太仆寺少卿赵赓禹、光禄寺少卿蔡绩、武安侯郑允元、江西道御史周允吉、御史李颀、朱议泵、福建道御史胡士瑞、武选郎中朱东旦、中书任斗墟、易士佳、司礼太监张福禄、全为国。

    既然已除掉了内奸,孙可望就能全副身心地去对付李定国了,却不知道他杀了这些有名望的大臣,反而为他埋下了失败的苦果。

    孙可望出动了十万人马啊!一并拉来要对抗才三万人的李定国。孙可望可谓是稳操胜券了,毕竟兵力相差这么多,可是他错了!

    在开始战斗的时候,刘文秀就曾写信给孙可望,希望他以大局为重,不要与李定国互攻,怎么说大家都是张献忠的义子,亲如兄弟,不能在张献忠死后就兵戎相见啊!应该是互相体谅才是啊!

    可是孙可望又怎么会听呢?他还是立即率军猛攻李定国,李定国只须坚持下去,孙可望部就会瓦解。

    怎么说,这些人马中大多都是大西军的将士,大西军的将士才不想自相残杀呢!

    而你孙可望明明已奉明朝为主,可是却又想要篡位,对永历帝的逼迫实在太过了!又诛杀了十八个极有声望的大臣,人心又怎么不失呢?

    十四万将士一致唾弃孙可望,人人不为所用,孙可望自然是要败于李定国的手上了。

    孙可望的部将有不少人都倒戈向了李定国,似此,孙可望又怎么会不败呢?

    比如说同是张献忠义子,号为四王之一的白文选首先倒向了李定国,孙部左军主将马唯兴率部阵前倒戈,与白文选联兵直抄孙可望阵后,连破数营,许多士兵脱掉号衣,跪地高喊:“欢迎晋王!”“归顺晋王!”

    自此,军心全变了,孙可望已无胜算,他只能是带着亲信的五十骑跟着他逃跑。十万人马最后只剩下了五十骑,败惨了!

    在孙可望的军中有一员偏将――岳志成!是的!就是以前那个在张献忠被射死时,跟在张献忠身边的岳志成。

    岳志成一直遵守着张献忠的遗言,要把他的宝藏给最适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