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被仇恨遮住了眼睛 (第3/3页)
们也激动起来了,他们听到了诸人都在商议着是不是要攻襄阳,士兵们都受不了这耻辱,纷纷地请求让他们出兵,以抢回李闯王的尸体。
这不,“闯王!闯王!回我闯王!”“想我闯王与我同桌吃饭,开心我的生活,待我如子如弟!有王之尊,却没王的架子!关爱我,体贴我,让我为之感动!我又怎么能不为王报仇呢!”“报仇!为闯王报仇!”
外面的呼声很大,更有士兵是整齐划一地念了起来:
亡吾闯王襄京城,血海深仇恨不消。灭绝满清鞑子贼,岂能还吾闯王魂?
天大地大不留人,何处去寻吾王回?顺军将士寸肠断,跪泣狂呼吾王归!
:永昌二年汉白玉碑刻1块,这块碑刻发现于江西武宁县与湖北阳新县交界的大洞牛金星后裔所在地。碑石长97cm,宽39 cm,厚12 cm,正面篆书“山高水长”;背面8句诗文,落款为“永昌二年”,共60字,诗文如下:
亡吾闯王九宫山,血海深仇恨不消。灭绝通城县贼人,岂能还吾闯王魂?
天大地大不留人,何处去寻吾王回?顺军将士寸肠断,跪泣狂呼吾王归!
永昌二年
在我的小说中,自然是对这一碑的内容在引用时有所改变了。如九宫山改成了襄京城,毕竟在我的小说中,李自成是死于襄阳城。李自成殉难通城九宫山,大顺军的记载与《明史》和清初的大多数可信史料的记载完全相符。
……………………
从将士们声声地呼唤闯王回的这一呼声中,可以看出将士们多眷恋李自成啊!多想李自成的回归啊!李自成是大顺军的灵魂,一旦灵魂失去,一切都完了。
李过对着高桂英说:“皇后娘娘,你听到了吗?听到将士们的呼声了吗?将士们对于闯王的死是多么地义愤填膺啊!他们人人都想为闯王报仇啊!难道在人心可用的时候还要拂众人的心吗?请皇后让我带兵去攻打襄京,为皇上报仇!”
李过的话一出,很多人也跟着一同出声了:“是啊!皇后,我们要一起去打鞑子!”
郝摇旗更是激动得不得了:“就让我们出兵吧!嫂子啊!众心可用,不能违啊!不然人心都散了!”
高桂英见到大家的情绪都是异常地激动,她想控制局面真的难!宋献策和张必武也是摇头,他们真难办到!打仗可不是只凭士气就一定能夺取胜利的。
高桂英便让一个亲兵出来了,大家都知道他,他是李自成的禁卫军。他身上的伤还没有好呢!
这个亲兵说:“皇上在突围的时候,曾经把一份遗诏交给了昭侯,只是后来清军追击得太猛太急了,我们与昭侯失去了联系。要是能找到昭侯,得到他身上所带着的遗诏,我们就能知晓皇上到底是要说些什么了!”
“皇上有遗诏给李延?”众人都是一愣。高桂英随之说:“是的!所以我现在就想先找到李延,以弄清皇上的意思。把为他报仇按一按!说不定皇上会有什么更好的吩咐呢!皇上的遗诏就将是日后我们大顺军的行动准则啊!”
高桂英就是想凭这一点来压制大家,从而不让大家去攻打襄阳。
高桂英的话真让人认可,刘体纯、刘芳亮、袁宗第是表示赞成的,只是郝摇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找到皇上的遗诏是必须的!可是有一点,找到皇上的遗诏要多久啊?现在不是多派出人去找皇上的遗诏了吗?为什么还没有能找到呢?”
郝摇旗说得在理,高桂英确实是派出快骑四散去寻找李延,却没有能找到李延,一点踪影也没有能见到。
而且这些派出的快骑还四处散播着寻李延的启示,有关于画李延的相貌的布告遍布了湖广的北部,以求让人知晓,或者是李延本人看到,然后回来。可惜啊,关于李延的消息是一点也没有探到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