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中国来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七章 中国来风 (第2/3页)

对规则掌握的这么细致入微,一下次卡在那了。

    杨师继续道:“记者先生,如果有需要我可以给你寄一本《足球竞技规则》,刚才说的内容,在312页,回去可以翻翻,也许下次提问的时候可以专业点。”

    记者被杨师噎的半天说不出话来,捂着胃不知道该说啥好。其余几个想挑事的记者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分量,问了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草草结束了新闻发布会。

    巴利埃,岳连田,周同还有林乐丰等人是在kfc主看台观看的比赛,整场比赛像部电影一样跌宕起伏,有兴奋,有揪心,有焦急,有惊喜,有不可思议……作为看客的林乐丰在比赛结束后握住巴利埃的手由衷的道了声“恭喜”。

    林乐丰知道这场比赛是一块试金石,是检验这只升级球队的成色,也是检验杨师的成色。虽然不能从一场比赛看到一个教练的能力,但这场比赛杨师表现出来的东西的确让他很惊讶。从开场阵型的设计,到细节的战术安排,各个环节都考虑的周全而有目的性。看来有必要和这个年轻人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了,而不仅仅是为了那几十万欧元把球员送到这个陌生的比利时小镇。

    巴利埃望向空旷的球场,嘴角的笑意还没有完全退去。杨,第一步之后还有很长的路,别忘了,你的理想是进军欧洲。恩,怎么这么爱发感慨了,意识到自己最近的pose摆的有点多,巴利埃紧了紧衣服的领子,和林乐丰一起走向出口。我这个老头子也得帮你做点什么了,巴利埃碎碎念。

    纳艾森这次没随队出征,最近俱乐部的事情很多,转会啊、预算啊、新闻采访啊。在会议室看完比赛,纳艾森望着关掉的电视在发呆,是不是要重新定位这个杜瑞的接替者,这个被当做备胎的中国教练?总觉得这个年轻人能做出点不寻常的事情,但又不想这么相信感觉。唉,再说吧。纳艾森理理头发,点了支烟,还是先考虑考虑这次来自中国的客人怎么招待吧。

    比赛结束后,争论却没有结束。虽然kfc决定不上诉,但比利时的裁判委员会也通过不同的渠道发出了要“严格比赛规则,争创比赛和谐”的口号――当然不是这么官僚主义的说辞。显然,瓦勒海姆被盯上了。

    接下来,大连实德队一行人的试训似乎看出了一些良好的端倪。董方卓的速度和弹跳是火星级的,赵旭日也威猛的好像齐达内附体一样,尤其是一脚远射让人眼前一亮,适应之后的冯潇霆虽然在对抗上还不占优,但凭借良好的意识也算中规中矩,而其他凑数球员的表现证明了他们果然是来“免税机场买东西”。

    实德队给三个人的报价分别是:董方卓30万,赵旭日20万,冯潇霆20万,单位欧元。3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大概是300万左右,这在国内已经足够买到一个甲a的当家主力了。董方卓的这个价格已经接近当年郝海东转会价格的两倍。杨师的选择只能是两个人的组合。

    三方的会谈也在继续,钱是一定的,但买谁是个问题。科迪尔的意见是买下赵旭日比较合适,而对董方卓居然比赵旭日还要贵表示了惊奇。“这样不能适应高水平身体对抗,又没有位置感的球员怎么能这么贵?”科迪尔如是说。

    冯潇霆和董方卓看起来是可有可无的。但杨师并不这么认为,前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