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 (第2/3页)
如,黄昏灯暗,《挑担茶叶上北京》的字与字中,有心鸣冤,无处擂鼓,让相知变成面向良知的一种渴盼。譬如,黎明初上,《分享艰难》的行与行里,两瞽相扶,不陷井阱,则成了相知的另一番凄美景象。天下心心相印也好,惺惺相惜也罢,莫不是如此。
凄美不是催化知音的妙方,而是莫非凄美无以验证。那些自扫门前雪的饮食男女,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市井贵胄,只求一己活得舒坦,还要知音典范作甚!如此想来子期伯牙定非伶官,那年头善琴者必是君子!世事重来何止琴瑟共鸣,那些天将与之、必先苦之之人,是将命运做了知音。世态百相中天将毁之,必先累之,任他不可一世,终不及草芥一枚,这才符合万般知音中的人伦天理。所谓国色何须粉饰,天音不必强弹,是将人世做了人格的知音。所谓播种有不收者,而稼穑不可废,是将品行做了世道的知音。
沉湖纵深处,芦荻飞天,为铭记鬼火能焚云梦。
江汉横流时,洪荒亘古,以警觉贼蚁可决长堤。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本质是阴险虚伪;知天知地知你知我,倾诉的才是心声。
愿做情痴自然会相遇红颜知己,深陷情魔少不了聚合狐朋狗友。大包大揽、大彻大悟、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相知者肯定从未有过,否则颂为知音始祖的伯牙怎么无法预测子期命之将绝?俞公摔琴,流芳百世,如心血之作遭人谬读便愤然焚书,肯定会成为现实笑料。钟君早去,遗恨无边,若身心受到诋毁就厌世变态,会错失自证自清的良机。沧海混沌,不必计较些许污垢,更不可以此否定其深广无涯。世人都在叹息钟俞二君,殊不知二位一直在为刚愎矫情的后来者扼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