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2章 (第2/3页)

是有事没事阴阳怪气地损对方两句。

    常青得奖后,蒋禹也跑去道贺,说出来的贺词怎么听怎么别扭:“没看出来啊,小同志有两把刷子。我后来也去看了《血染黎明》,确实是近几年难得的好剧。当然时间有限,我是跳着看的,半天没找到你的角色,好不容易找到了,来回来去都是那段枪毙的镜头。这么出彩的角色,戏份太少了,怎么没给加戏呢?”

    陆晋松这种天之骄子,何曾受过这种窝囊气,为了顾全大局,他只能忍气吞声,安慰自己大人不计小人过,不和更年期老男人一般见识,拍戏要紧。

    大年三十的头天晚上,财大气粗的克罗格入乡随俗,请剧组上下一百号人吃了顿四川涮锅。老外不懂行,一个劲儿的要点宫保鸡丁,把众人逗得前仰后合。

    几杯酒下肚,常青便打开了话匣子,他问克罗格:“导演,你准备怎么度过这三天假期?”

    克罗格皱了皱自己的花白胡子:“早就想在这座美丽神秘的城市中逛逛了,祝升会做我的向导。”

    常青惊异道:“祝升不回家过年?”

    祝升猛地看向他,常青顿觉刚才的反应有些失态,只能祈祷对方别看出什么来。

    结果祝升只是讷讷地答道:“我陪老师就好。”

    克罗格喝洋酒长大,几杯茅台下肚,脸便红得如同关公在世,不用涂油彩,上台便能场戏。克罗格兴奋地在席间穿梭,走到陆晋松与常青身边时,他停下脚步,弯下腰一手搂住一个,肥硕的啤酒肚直接顶到胸部。

    “常,陆,我很喜欢你们,拍完这部戏后,我要把你们这对小可**打包运回美国!”

    陆晋松抖了一抖,常青也是笑得一脸无奈,两人身高都超过一米八,实在和“小可**”这个词沾不上边。不过克罗格对两人的喜**之情,他们还是心怀感激地接受下来。

    比起那边的一团和气,被人遗忘在角落的蒋禹低头喝闷酒,满眼不甘。

    大年三十那天,为了避嫌,常青与陆晋松带着口罩与墨镜,先后程不同班次飞往哈尔滨。

    常青的话里透露出鲜有的自信,这显然是牡丹奖的功劳。此前他从未获得过如此高的荣誉,《血染黎明》一路所向披靡,自己凭借剧中的小配角斩获大奖,一个又一个惊喜,像是要把他之前遭过的罪一股脑都补回来似的。

    陆晋松捏捏自己那张老脸,揶揄道:“小小年纪,口气倒是不小。”

    常青咧嘴一笑,嘚瑟道:“这叫初生牛犊不怕虎。”

    颁奖典礼圆满落下帷幕,翌日,各大纸媒与网媒相继刊登了牡丹奖的后续报道。除去获奖作品与演员外,牡丹奖的另一大看点是明星们在颁奖典礼与庆功宴上的穿着与表现。

    女明星们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于红毯之上争奇斗艳。陶馨怡身上那套“牡丹礼服”好评如潮,忽如一夜春风来,某知名购物网站里一夜之间铺天盖地的全是女神同款。陶馨怡气质出众,言行端庄得体,愣被媒体捧成了中国的妮可基德曼。

    吴晓对此嗤之以鼻,明贬暗损地表示对方肯定给媒体塞了不少好处。

    相比之下,唐小菲则没那么幸运了。宴会当天,她穿了一套走简约风格的绿色无袖晚礼服,段子手们将她的新闻图与花露水广告p到一处,做成对比图,被网友们大肆转载。唐小菲心态不错,还把图片转到自己的官博里,来了一番自我调侃。反正曝光率有了,管它是骂名还是称赞。

    本届牡丹奖转载量最多的新闻图片,还要数常青与陆晋松的那组互动照片。

    从颁奖礼到庆功宴,两人每一次的眼神交汇与亲昵动作都被镜头一一记录下来,刊登在各大门户网站与杂志报刊的显眼位置。青松cp粉顿时炸了锅,一个个表示要去操场上跑十圈再回来,今晚绝对可以吃下三碗米饭,还有人开玩笑似的调侃道,这两位是不是即将携手出柜了,站在柜子外面的都没他俩腻乎。

    这番真情流露深得《诡墓》剧组的欢心。剧组官博转载了两位主要演员双双获奖的消息,还适时放出几张片场花絮照片,表示期待两位演员二度携手后能再创佳绩。

    由常青出演吴乐天这位有勇有谋的铁血汉子,本来是备受争议的一件事。

    偶像拍什么,粉丝都买账。书迷则截然相反,如果演员与自己心目中的人物形象有差距,鸡蛋里挑骨头也能说出一堆不是来,反正怎么看对方怎么不顺眼。很多书粉嫌常青长得像个白面团,不够男人,不够硬气,身材过于单薄,仿佛风一吹就能飘走。这样的演员演个弱书生还差不多,演武艺高超的警察实在差火候。

    这种质疑的声音在颁奖典礼后少了许多,常青获奖是一部分原因,最主要的缘由还要归结于官博放出的剧照。

    照片上的常青,身材看上去比《血染黎明》中的廖梓君壮上几号。这既归功于开拍前的魔鬼健身法,也与化妆师鬼斧神差般的障眼法离不开关系。阴影与高光的完美结合让常青的小胸肌显得更加立体精悍。软柿子一般好捏的常青,入戏后如同基因突变,凌厉的眼神仿佛能突破电脑屏幕的束缚直达网友心底。

    很多人因此改变了过去的观点,琢磨着,这样的吴乐天或许也不错。

    与此同时,《心窗》剧组也不甘示弱。将“陆晋松友情客串”的包袱抖了出来,掀起“寻找影帝”的活动,这也意味着一个多月后上映的《心窗》正式进入宣传阶段。《身份》与《再续情缘》不甘落于人后,奋起直追,相继进入混战。

    清明档基本呈三足鼎立的态势。一位是获奖无数为人低调的海归导演,一位是大胆转型剑走偏锋的前商业片大手,另一位是从小荧屏转战大荧幕的潜在黑马,这场战役究竟鹿死谁手,评论家们唇枪舌剑,争得脸红脖子粗,也没得出个结论来。最终还是得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此前,吴晓一直待价而沽,并未帮常青接下除《诡墓》外的其他本子。事情果然如吴晓预料的那般,牡丹奖后,常青的身价翻了三翻,还有继续上涨的势头。吴晓因此心情大好,逢人便笑,跟劫了谁家金库似的。

    时机成熟,吴晓开始筹划常青的下一部戏,结果常青却说想接陆老爹的新片。原本吴晓有些犹豫,琢磨着陆老爹近几年也开始走文艺挂,电影题材越来越偏,影片主旨也越发晦涩难懂。按她的计划,常青应当趁热打铁,《诡墓》后再接一部商业大片,能拿到主角自然最好,再不济来个讨喜的配角也不错,巩固住人气,再往高大上的方向发展也不迟。

    结果常青也不知是被下了什么**汤,称自己不在乎能拿多少钱,有幸参演一部意义高远的作品,零片酬都愿意。吴晓被气得面色发青,心道你不想赚,我想赚呐,又不是搞慈善,签你过来吃白饭的么?

    面对大经纪人即将喷火的怒目,常青一再保证就任性这么一回,况且陆老爹也不一定会用他,吴晓这才将心头邪火压了下去。她心中的小算盘打得啪啪直响,陆老爹怎么都不能让拐走自己儿子的罪魁祸首当电影主角,常青愿意试,便去试好了,到时候碰一鼻子灰回来,还不是得乖乖听她安排。

    吴晓这便没再反对,任对方去了,同时继续寻找合适的剧本,以备不时之需。

    庆功宴那晚后,陆晋松开始着人调查陶馨怡的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