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漫长之路 (第3/3页)
和旧党的反对是不是纯粹因为权益之争?显然事实不是这样。元佑党人不是利益之徒。他们反对变法不是纯粹因为权力和利益受损。而是对变法的预期常悲观。认为变法无法改变现状只会把大宋推向另一个极端。从蔡京推行新政二十年来看新政的确没有富国|民。相反新政严重害了百姓。没有富国也就算了。伤害百姓的后果却太可怕了。暴乱是一种必然。
蔡京的新政不同于王安石的新政。新政蜕变了。但任何变法都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做出|策上的修正。及时做出变化。蔡京新政蜕变就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变化的结果。不能简单的因为新政蜕变就否定蔡京的新政。这对蔡京而言不公平。如果神皇帝和王安石坚持变法。坚持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王安石的新政难道就一成不变?这是不可能的。政策肯定要依据势不断做出变化。所以谁敢说王安石的变法最终不会伤害百姓?最不会像蔡京一样走上既伤民又祸国的不归路?
李虎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世后。阅读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章。大宋自元佑党人案就禁止老元佑党人的学术和文章。但大辽因为对大宋变法非常关注。几十年来收集大量新党旧党的文卷。其中很多汉人文士长期研究大宋的变法内容。试图从中找有助于大辽的东西。李虎把燕京一扫而空。这些文卷最后都搬到了大同。李虎因此有幸从新党旧党。从大辽这个第三者角度。详细了解了大宋的变法和因为变法而产生的激烈党政。
李纲和宇文虚中的到来。给了李虎进一步了解大宋和解读变法的机会。随着对大宋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变法和党政的解越来越详细。李虎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想法。他同意李纲和宇文虚中坚持变法的观点。但为了变法打击对手。不但把对手赶出朝堂。还禁止对手的文章学术。从**和思想上彻底扼杀对手。这显然是错误的。这必然会导新政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他认为不但要推翻元佑党人案。让元佑党人进入朝堂。还要在变法中融合两派之长。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国策。既富国又强民。
若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大宋立国之根基。而要改变立国之根基。首先就要改变大宋的权力分配结构。让武将进入朝堂。削弱和遏制文官的权势。只要这样有可能彻底改变大宋的立国基础。但要做到这一步。仅仅更换皇统远远不够。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推翻大宋的赵氏王朝。不过这办法太粗暴。太血腥。有可能让中国崩溃陷入。陷入长年的混战。这个教训历史上太多。如之后有三国。晋之后有五胡南北朝。唐之后有五代十国。所以这办法不能用。只能用另一种办法。挟天子而治天下。这在历史也很多。远古有伊尹周公。有霍光。到了魏晋南北朝。权臣辅佐幼主演变为权臣夺取国祚。所以此后挟天子治天下者基本上都变成挟子而夺国|了。
李虎决定走这一条路。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但从历史上来看。也是一条成功的路。只要自己的命够长。运气够好。中国迟早都是李家的天下。自己也将立一个李氏王国。这条路既能造福百姓。又能稳定中国。同时还能国开疆建下万世功业。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