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 土地换和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四章 土地换和平 (第2/3页)

惶恐不安的样子,要求议和,示敌以弱。我们越是害怕,李虎和他的手下就越是骄横,这样他们就越容易掉进陷阱。”

    当天夜里,李仁礼带着一份厚礼赶到虎烈军大营,哀求毛军暂缓攻击,“我们马上撤出天德军,但你们必须遵从盟约,不得越过边境继续攻击。”

    毛军当然不会停止攻击,但看在那份厚礼的份上,他派人把李仁礼送到了帅营,让董小丑去应付。

    薰小丑佯装答应,他笑呵呵地说道:“我实话告诉你,这次攻击你们的不仅仅有我们虎烈府,还有大宋几十万西北军。大宋的皇帝为了击败你们,不惜违背祖制,让三皇子郓王赵楷到西北出任兵马大元帅,全权指挥,由此可见大宋的决心之大,所以你们若想让我们停止攻击,仅仅提出议和远远不够。”

    “现在形势变了,你不会不知道。”罗青汉也在一旁笑道,“你回去和晋王察哥,还有你们的皇帝好好商量一下,看看可有退敌之策。”

    李仁礼故作惊恐,低头想了半天,然后问道:“你们想要什么?”

    薰小丑摊开案几上的地图,手指在前套一带划了一个圈,“把前套给我们,我们就停止进攻,让你们集中力量去对付大宋人。”

    李仁礼皱眉想了一会儿,心有所动。李虎是大宋的藩镇,而大宋不可能容忍藩镇的存在,汴京和虎烈府之所以能保持目前的融洽,一个是因为大宋还没有稳定幽燕,暂时还无法腾出手来对付李虎,一个是因为大宋想利用李虎的武力攻击西夏。如果大宋稳定了幽燕,而李虎又在西征过程中损失惨重,那么李虎还有多少

    可过?这一点李虎不可能不知道,虎烈府的文臣武将tt很清楚,从这个角度考虑,李虎虽然有心攻打西夏,但决心可能并不大,李虎和虎烈府真正的目的大概还是全取代北,确保在代北立足。

    李仁礼忽然有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在大夏,李乾顺这位皇帝很有远见,他主政之后,大力推行汉学,任用汉臣,虽然这有助于大夏恢复国力,但也加剧了汉蕃之间的矛盾。

    在李乾顺之前,大夏以蕃学为主。

    李元昊立国之初,痛恨大宋,痛恨汉人,其基本国策是去中国化,凡汉人的东西都尽量不用,他甚至把自己家族的姓都改为“嵬名”了。

    李元昊叫党项人谟宁令野利仁荣创制大夏文字十二卷,规定境内凡行文、纪事等都必须实用蕃书,颁令尊蕃书为“国字”,与汉字并列。设立国字院和汉字院,国字除在境内推广实用外,主要也用于对吐蕃、回鹘以及西域各国的交往,汉字则主要用于对宋朝的文书来往。

    李元昊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蕃学,用大夏文翻译儒家经典,教授贵族子弟学习,考试优胜,授予官职,也就是大宋朝科举制的翻版。

    有了蕃学和汉学,也就有了“蕃礼”和“汉礼”之争。这种争论在大夏延续了几十年,但因为去中国化的国策的存在,蕃礼占据绝对上风。

    李乾顺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