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萧后的真正目的 (第2/3页)
宋怎么考虑这件事?这一仗打败了。士气低迷。军心涣散。即使要再次攻击。它也需要时间调集更多的兵力和物资。但燕云形势非常危急。大宋已经来不及发动第二次攻击了。所以。大宋为了赢的收复幽燕的时间。它肯定会答应议和。”
“汴京的知攻击失败的消息后。马上就会做出对策。他们知道女真人对燕云虎视眈眈。如今大同已经危在旦夕。如果燕京落入女真人的手中。大同也就保不住了。燕云俱失。大宋的北伐也就彻底失败。所以。汴京也会想到议和。以议和来稳住契丹人。以议和来阻止金军南下。”
“但是。这一仗是大宋挑起的。大宋主动毁盟。要消灭契丹人。这令契丹人非常愤怒。当契丹人打赢这一仗之后。汉蕃官员再次为议和而争论时。以萧干为首的契丹主战派终于忍不住了。萧干要爆发了。但现实问题是。契丹人靠自己的力量保不住幽燕。大辽国祚若想延续下去。必须在大宋和大金之间选择一个做靠山。”
“契丹人在这一仗没有打赢之前。不管投靠谁。最后都是败亡。现在打赢了。形势就变了。如果投靠金国。还是败亡的命运。但议和大宋就不一样了。”
“大宋打败了。大宋又想收复幽燕。但短期内它无力再攻。而金军又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南下。所以大宋只有议和。只能无奈的答应契丹人的条件。双方联手抗金。然而。这个议和是暂时的。大辽的实力毕竟有限。又处在四战之的。大宋为了确保中原屏障。还是要撕毁盟约再度攻击。”
“大辽如何确保国祚的延续?很简单。和使相结盟。”
“萧后很有头脑。也很有眼光。她在你投宋之后没有说任何话。她继续保持盟约。目的就在如此。使相是大宋的藩镇。某种程度上更象一个藩属。而大辽议和大宋后也是藩属的位。两个藩属分别占据幽燕和云朔。牢牢控制着大宋的北大门。而大宋为了确保北疆安全。最后的办法不是攻击。因为攻击就是内乱。会给北虏以可乘之机。所以它也只能暂时承认这个事实。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再把燕云拿回来。”
“使相、萧后和大宋联手。足以抵御气势汹汹的女真人。尤其在目前形势下。此策对三方都有利。有百利而无一害。”
李虎和董小丑、罗青汉等人连连点头。同意宇文虚中的说法。对他敬佩不已。这个人虽然很执着。但这个执着挽救了义军。现在李虎的心情轻松多了。眼前也不是一片漆黑了。宇文虚中在最危急的时刻终于帮助义军找到了解决危机之策。
“我们现在怎么做?”李虎问道。
“辽宋能否议和。现在只能指望使相了。”宇文虚中说道。“萧后对这一点看的非常清楚。所以她才派人主动向你求援。”
李虎没有听懂。指望我?我能干什么?我现在自保尚嫌不足。哪有能力做其它的事?
“大宋撕毁了百年盟约。大宋打破了百年的和平局面。但偏偏大宋又在战场上打败了。如果此刻议和。官家和朝堂上的那帮主战派颜面何存?一旦议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