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 风雨欲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七章 风雨欲来 (第2/3页)

现在云内战场上是金军和辽夏联军作战。战事比想象地要复杂。短期内金军未必能取得预想地战果。但问题是。李虎必须取得大胜。如果小胜。金军不会退出代北。而且他们会改变策略。先取燕京。从而两路夹击。

    这样一来。摆在李虎面前地难题是。他必须先确保燕京地安全。也就是说。他最好派一支军队去燕京。一来维持萧后地摄政地位。二来挡住金军南下。然后他再在代北战场发动反攻。这样不管大胜小胜。他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大宋人会非常清晰地感受到李虎地勃勃野心。他们会采取什么对策?会不会联手金军。共击李虎?

    无颜认为绝对有可能。大宋皇帝和大宋朝堂上的那帮人的脸上就是刻着无耻两个字,为了达到自己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无耻对于他们来说,随时可以变为金光灿烂的无上荣耀。大宋人绝不能容忍李虎占据燕云十六州,拿燕云十六州来要挟中国。

    无颜看不到希望,他看着李虎一步步成长,崛起,也看着他杀出一个又一个重围,但这次不一样,这次他的对手太多了,以李虎孱弱的身躯,根本无法抵御数个强大敌人的联手夹击。

    不过,李虎陷于死地,对大宋来说是个机会,大宋第一次北伐失败,马上就会调整策略,而李虎的垂死挣扎正好给了大宋人再次北伐的时间,就算大宋人无耻地和金人联手共击李虎,但只要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无耻就无耻,无所谓了。

    无颜是大宋人,虽然他痛恨大宋的皇帝和朝堂上那帮无耻地臣僚,但他不希望大宋倾覆,更不愿看到大宋百姓遭受战火的侵害,他希望大宋平安,希望大宋百姓安居乐业。

    李虎召集董小丑、罗青汉等人日夜商议,他没有违背承诺,让宇文虚中参加了中枢议策。

    无颜的看法有道理,但那是对未来的预测,目前这种形势下,大宋还需要李虎,这就足够了,只要大宋这时候不在背后下黑手,李虎相信自己还是有办法杀出一条血路。

    宇文虚中听到燕京形势危急。幽燕随时有可能落入女真人之手,更是忧心如焚,他连续给在太原的李纲,给在雄州的童贯,给在汴京的皇帝和宰执们写信,希望能帮助李虎获得大宋的援助。虽然希望不大,但必须竭尽全力去争取。

    这时罗思南回来了,带着一千部满载“粮食”的大车。这个车队从武州走到大同,一路上很招摇,百姓们都知道大宋地援助到了,很大程度上稳定了人

    商贾们都是聪明人,虽然有消息灵通人士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内情,怀疑大宋援助的可靠性,但面对岌岌可危地严峻局势。面对一帮随时可能展开杀戮的“悍匪”,他们还是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把自己囤积的粮食低价卖给了义军。不过,也有的商贾仗着自己是大宋人,仗着背后有坚硬的靠山,拒绝和义军合作。

    胡涂杀人了。他没有耐心一个一个地去劝说,去讨价还价,更没有时间去思量杀人地后果,他毫不迟疑地露出狞狰面目,下令抓捕,胡乱定一个罪名。然后在大市上酷刑处死。

    时间悄然流逝,形势在一天天恶化,而李虎和他地兄弟们却束手无策。

    大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五月。京使者李爽。

    马亮急禀报,宋军北伐,三战三败。宋军三路大军,分别渡河攻击。但因为彼此间距太大,缺乏保护,分别被三万辽军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李虎和众人难以置信。这是宋军吗?这是在西北战场做了二十年统帅的童贯指挥地北伐大战吗?这是西北名将种师道、种师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