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有鸟没鸟的鸟人 (第2/3页)
打。是因为李虎已经拿到了山后九州,两军可以联手夹击吗?不可能,谁会相信李虎?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都是钱惹的祸。
李虎拿到山后,宋军北伐只要拿到山前就行了。按道理,三十万军队是需要的。毕竟那时候中京、燕京都在耶律淳手上。辽军人数还是不少的,但大宋急切之间凑不出来这么多军队。因为全国二十六路帅司都在吃缺额,从全国各地调的话,各路帅司都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予以拖延,这事如果闹大了,皇帝知道了,从上到下都有人倒霉,所以枢密院很聪明,一帮宰执们也心照不宣,异口同声告诉皇帝,十万军队足够了。因为按海上之盟的约定,金军打中京,拖住了一部分辽军,另外李虎又切断了代北和燕京地联系,代北辽军下不来,而燕京的几万辽军还要分守辽西和平州路,尤其重要的事,幽燕地百姓都在翘首期待,幽燕一带的义军也会踊跃相助,幽燕辽军里的汉人听说天朝军队到了,也会纷纷倒戈,渴望回到天朝的怀抱。宋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十万军队开过去,燕京指日可下,山前旦夕可收。
皇帝一听很高兴,那就调十万军队吧。北伐是大事,上面的宰执文臣可以自欺欺人,但下面的率臣肯定要上奏的,十万军队不够啊,这仗不能打啊,奇怪的是,下面的率臣一言不发。原因很简单,十万北伐军地军资是按三十万军队来调拨的,这场大战预计耗费五千万贯到六千万贯。这么多钱,见者有份,上至中书省、枢密院、三衙,下至军队的率臣和军官,层层盘剥。至于负责采购、制造、调运钱粮武器和各种战争物资的官员、商贾更是赚得盂满钵满,唯独苦了可怜的百姓和士卒。
北伐军有没有实力收复幽燕。皇帝和朝中地宰执、大臣们或许很有信心。毕竟这些年西北战场上捷报频传。造反地方腊宋江也给扫平了。宋军所向披靡啊。但北伐军地将帅们心里很清楚。西北战场上地捷报一半都是假地。方腊和宋江地军队基本上都是老百姓。土匪就算是绝对主力了。而辽军这些年打了不少仗。又是以马军为主。实力不容小觑。宋军在幽燕这块平原之地作战。没有任何优势。更要命地是。兵力严重不足。
军队不敢打。包括童贯也不敢打。如果没有方腊造反。如果江南平叛没有过大损失。调十万西北军到河北。他有把握打。但现在他一点把握都没有。为此他举荐和自己关系一向不好地种师道出任北伐军前线统帅。指望靠种师道地军事才能创造奇迹。然而。战场上地奇迹是靠实力创造地。种师道即使有天纵之材。也打不赢这一仗。
正当童贯愁眉不展地时候。好运降临了。耶律淳在燕京称帝。并向大宋献表称臣。童贯高兴啦。终于看到曙光了。于是上奏。极力要求和平收复幽燕。谁知汴京地皇帝在主战派地极力怂恿下。提出了一个极其苛刻地议和条件。童贯气得吹胡子瞪眼。破口大骂。“这帮鸟人懂个屁啊。坏了俺地大事。”
目前看来。议和肯定失败。仗肯定要打。至于能不能打赢。只有天知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啊。童贯既然把种师道请到了河北战场。当然就要指望他了。种师道拟定了攻击之策。把兵力集中于一处。用一个拳头打人。童贯主掌西北军事前前后后也快二十年了。就算不会打仗也看会了。就算狗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