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蠹国害民 (第2/3页)
,而女真人在取代契丹人之后,实力骤增,必然要南下攻打中原。回头看看历史,只要北方出现了雄主,南北必然爆发大战。一百多年前,刚刚在北方兴起的契丹人南下入侵,涂炭中原,这个血淋淋地教训如今依旧历历在目,难道我们都忘记了?
所以,主和派的策略是,在幽燕议和大辽,联辽抗金;在云朔援助李虎,联合辽东义军,共抗金夏联军。这样一来,先把燕云拿到手,先遏制女真人实力的膨胀,把它牢牢压制在东北一隅,继而在摧毁金夏联盟的基础上,和大辽联手攻击女真人,和李虎联手攻击西夏人。
大宋地疆域越大,大辽和李虎的实力也就越弱,假以时日,大辽和李虎都将在大宋开疆拓土的征战中慢慢消失。
综合两派地主要观点,主战派还是维持和金人的盟约,消灭大辽和李虎,收复燕云,而主和派则是与大辽、李虎结盟,集三家的力量,共抗刚刚兴起的女真人,先把女真人打下去,然后再收复燕云,再消灭大辽和李虎。
这种策略上的对立直接导致在是否议和燕京上形成了对立,于是争论非常激烈。
赵良嗣把黄涉接到馆驿后,把汴京的争论详细告之。两人彼此熟悉,又都是幽燕人,而且现在都在为大宋卖命,所以赵良嗣也没有过多隐瞒,把能说的话都说了。至于那些不能说地话,黄涉把眼睛眨巴眨巴,也能猜得出来。
“在宰辅中,王黼、童贯、蔡攸、李邦彦等人都属于主战派,当然了,像梁师成、谭稹等内侍当然对皇帝言听计从,也属于主战一派,而中书侍郎张邦昌、尚书左丞王安中、知枢密院事郑居中等人却是主和派。”
按道理,有皇帝的支持,主战派的策略应该占据上风,但在主和派中,有个份量极重的老大臣,那就是燕国公、少师、知枢密院事郑居中。这位老大臣是大宋名臣王的女婿。王历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大宋正是因为有了王,才有了王安石变法。如果王安石是千里马,那王就是伯乐。以王地名望地位,纳郑居中为婿,可以想见这人的才学。蔡京复相,郑居中帮了忙,但两人随即闹翻,郑居中处处和蔡京对着干,因此在京中人望极高。郑居中曾经两次拜领枢密院事,主掌大宋军政,这是他第三次出任枢密院长官。
在北伐这件事上,郑居中最早持反对意见,他曾上书皇帝。说澶渊之盟后,两国百年平和,边境宴然,兵不识戈,农不加役。今若毁约背盟,自当仔细计议,何况用兵之道,胜负无常,即使获胜,府库乏与犒赏。编户困于供役,也是蠹国害民之举,如果失败,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但是。北伐还是开始了,他阻止不了皇帝和一帮主战大臣们要收复燕云的脚步,于是在目前形势下。他退而求其次,献策皇帝要议和,要联辽抗金。
郑居中在朝堂上声望极大,一呼百应,尤其在蔡京致仕后,像王黼、李邦彦之流,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所以现在朝堂上,主和派地策略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