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利益第一 (第2/3页)
王我就是开国元勋,你投奔大宋老子算个屁啊。老子不干。
蕃族将帅们的想法也差不多。李虎立国称王了,他们至少是部族王,但投奔大宋,他们一无所有,搞得不好还被大宋人杀了。假若李虎真的决定投奔大宋,他们就要考虑自己的前途了。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离开李虎,另觅他处。
风卷云侯概很执着,他地目标就是建立辽东汉人自己的王国。这些年,他先后跟在李弘、耶律章奴、高永昌和李虎后面造反,一度还投降了契丹人在辽国做官,但他的目标一直没有变,他矢志不渝,他地道理很简单。辽东汉人只有自己拯救自己。辽东汉人要想赢得尊崇和地位,就要靠自己的力量浴血奋战。靠别人的帮助根本不可能,那是痴心妄想,所以他坚决反对投奔大宋。
这么多人异口同声表示反对,大大出乎李虎的预料。记得早在辽西的时候,自己提出此策时没有什么人反对,难道那时候他们没有听懂?或者以为我在一厢情愿地随口胡扯淡?或者因为当时实力不济地盘太小,大家没有信心,所以也没有表示反对?
李虎感觉头有些晕,他望向黄涉,示意他再把形势详细阐述一遍,说透了,让这些人意识到现在的形势和女真人建国时候的形势完全不一样,现在义军生存尚且困难,哪有能力立国称王?投奔大宋乃是权宜之计,是为了赢得发展的时间和机遇,这关系到义军的未来,是必须要走地一步。
黄涉再次解说天下大势。他故意夸大了对手地实力。比如大宋有百万大军。每年赋税收入上亿贯。实力太强大了。而党项人、女真人也有几十万大军。有辽阔地疆域做后盾。至于契丹人。他们还有大漠。还有西北路地大军。还能征召阻卜人、敌烈人和乌古人地军队。还有东山再起地实力。综合看来。义军实力最弱。不堪一击。尤其现在占据了大同。成了四个对手地攻击目标。现在义军就象战国末期地秦国一样。成为众矢之地。这时候义军若要生存。也要像当年地秦国一样。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也就是说。投奔大宋是权宜之计。是为了生存发展。为了休养生息。为了养精蓄锐。等到时机成熟了。小老虎变成大老虎了。那时候就可以立国称王了。
黄涉最后拿出西夏人做例子。给这帮昔日地土贼们叙述西夏人地历史。“当初李继迁就是投奔契丹人。得到契丹人地援助。才收复了五州领土。然后他地儿子李德明又采取倚辽和宋之策。继续扩展领土。直到李德明地儿子李元昊继位后。才立国称王。实现了党项人建国地梦想。但随后就爆发了宋夏、宋辽战争。假若没有李氏祖孙三代地积累。李元昊能击败宋军、辽军。牢牢坐稳皇帝地宝座吗?所以。请诸位多考虑义军地未来。少考虑个人地利益。如此投奔大宋也就是一件微不足道地小事而已。是确保义军将来建国开疆地必由之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