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严防近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严防近交 (第3/3页)

架冒蓝火的加特林怼到赵云脸上,赵云恐怕也不可能轻松防下。

    因为苏琼的热武器理念,以及大量的投入经费到热武器的科研当中,并州火器的改进速度很快。

    首先,火炮已经代替了投石车,技艺高超的铸铁工匠为苏琼源源不断地铸造一门又一门的火炮,火炮加装轮子以后移动能力大大超过投石车。

    其次,工匠们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实现了苏琼所说的“膛线”,且制造出了较为可靠的炮弹,炮弹在出膛的时候经过膛线的旋转,既加强了炮弹的速度与杀伤力,又使得炮弹的精准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最后,燧发枪的改进也卓有成效,同样如同火炮的膛线,枪膛中的膛线也已经可以实现,子弹经过改进,由原来的圆形钢珠变成了尖头,子弹和火药合二为一,颇具现代子弹的风格。燧发枪也有前装式改为了后装式,在降低了炸膛危险的同时极大地加快了火枪手发射的速度。

    在人类的历史上,火枪的发展和演变是非常缓慢的,从中世纪的前装式燧发枪,到近代功能强大的步枪,人类对枪械的研究过程缓慢而复杂,最初改造碎发枪的不过是个钟表匠,并没有多少渊博的知识。

    枪械的结构也并不复杂,其最主要的核心物品就是火药,而火药最先发明的地方就是中国。

    知道原理去模仿是容易的,但是在这方面知识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去创造一个新的事物是非常困难的,即便火药的配方十分简单,但西方几千年来就是没人能配出这个东西,直到中国的火药流传出去,落到他们手上以后才慢慢产生了枪械这种东西。

    苏琼不一样,苏琼一直以来就具有这种思维,而且对腔隙的大部分原理非常清楚,他只要把这些原理说给工匠们听,那些能工巧匠就可以依寻这些蛛丝马迹,去将苏琼头脑中的理念一一还原。

    苏琼不得不赞叹,中国先辈的开创性伟大智慧,让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