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这人什么毛病 (第2/3页)
镜头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外型好、有亲和力,确实不止可以做直播。”
***
陆拾川为陈念安搭建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这也意味着,陈念安和传统的直播行业发展路径发生了转移,开始走向了一条新的探索道路。
就在陈念安“高升”成为新部门经理的当天,严珩找到了陈念安。
“许小星和公司解约了。”
没想到严珩找自己,开篇就说了这句话,但她更没想到的,是许小星的二度解约。
“怎么突然解约,不是做的还不错?”
“一只电商”自从挖走许小星之后,一直在流量倾斜,现在整个公司除了许小星其余的主播几乎赚不到什么利润。当然,陈念安侧面打听过当时“一只电商”的合同,虽然酬劳丰厚,但是制约条款也不少。
“她想自己单独成立工作室,赔了高价违约金。”
陈念安无法理解,“现在你们‘一只电商’不是她一家独大,出去做工作室的意义是什么。”
严珩苦笑,“不是每个人看得都像你这么透彻。”
许小星总认为公司禁锢了她个人的发展认为,一个人单干能吃更多的利,但走得太远反而忘记了最初单枪匹马的艰难,忘记了团队的重要性。
不过,许小星一直是这样的人,有野心、有理想、做事果断,在这点上,她比陈念安这个总是舍不得旧情的人要干脆利落的多。
陈念安不想评判许小星的行为,倒是许小星这么一走,陈念安对严珩多了几分同情,“现在你们还剩下多少主播?”
“没多少,现在正在重新培养。许小星带走了一些资源,不过这个我倒是不担心,大多数的货商都是跟我们公司持有长期合作的合同,小星那边拿走的都是小头。”
严珩不是傻子,也不是当时初出茅庐的新人,对于许小星的离开肯定是有pla
B方案的,还远不到他诉苦的时候。陈念安眯了眯眼,“你今天来找我,就是说这些的?”
“我是想和你发出合作邀请的。”严珩掏出了一个信封,递给陈念安,“我有心做一个个人IP扶持计划,以短视频作为主要的形式,核心还是进行商品输出,不过形式更加多元化。我举个例子,比如你想做电商助农这件事,主要是想要推动乡村振兴。但我们转化视角,如果要是从文化作为切入口,不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