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六章  跑起来了!【第二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六章  跑起来了!【第二更!求订阅!】 (第2/3页)

带着一群人到了边境的官道上。

    工棚直接搭建在了官道边上,出去一百米便是属于湖北地界。

    说起来也是很奇妙。

    只是隔了大约五百米的距离,那边在下鹅毛大雪,这边却是没有丁点雪花。

    看着官道交界处的地方,那边的积雪厚达一米多深,这边却只是因为有雪花的倾斜作用,有一个雪下坡而已。

    收回了目光,柳铭淇拿出了自己在京城时花费了半天画出的七十五张图纸。

    木匠们在来的途中,就听了柳铭淇讲解过不下一次。

    对于自己该做哪个型号的零部件,他们心知肚明。

    于是,三百多从京里赶来的木匠伙同新野县的一百多木匠一起,分成了几十个小组,按照尺度开始锯木、修剪、切片、打磨……起来。

    由于在新野县的木匠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工作速度进行得非常快。

    不到一个时辰,第一部小型的雪橇车便拼接成功。

    说是小型雪橇车,实际上长度也有七米、宽度达到了三米。

    相对于普通的马车只有三米多长度来讲,这已经是超长的了。

    更何况雪橇车根本没有顶,意味着只要捆绑得当,可以堆得高高的。

    吩咐一群工人把雪橇车用绳索抬到了积雪的官道上,柳铭淇又开始让他们直接把一十七根原木给堆在了上面,再用绳索紧紧的捆好。

    上车之前,每根原木经过了称重,重量大概是八千斤上下。

    巫夜霜、方磊、柳铭宥、邓辉、熊大宝、参与制作的木匠们,包括司马北在内,都知道图纸一共有三种雪橇车的尺寸。

    第一种便是这个尺寸最小的,第二种长度增加到了十五米、宽度五米,最大的一种长度是二十一米、宽八米。

    最小的雪橇车设定最大载重是一万两千斤,中等雪橇车设定最大载重是两万八千斤,大型雪橇车的最大载重量是四万斤。

    这都是柳铭淇按照一系列的公式计算出来的。

    柳铭宥看着这些天书一样的计算公式,简直是当成了宝一样,当即就说出了要拜柳铭淇为师的想法。

    只不过他比柳铭淇还大了一岁不说,更是柳铭淇的堂哥,这个辈分怎么算?

    所以柳铭淇暂时婉拒了,让他跟着自己开始学基础物理再说。

    反正徒弟不徒弟的无所谓,他都会教给柳铭宥最好的物理知识,让他成为物理先驱的火种。

    回到眼前来。

    第一次实验自然不可能用最大载重量来做,而是选择了比较稳妥的八千斤,也就是三分之二的载重量。

    但在司马北等人看起来,这个重量已经足够惊人了,哪怕是八匹马的马车,都没办法运送这么重的货物。——首先轮子就受不了。

    雪橇车是严格按照欧美的模式来做的,小型雪橇车最前面还能坐三到五个人。

    他们一方面可以当马夫,另一方面还必须要在启动的时候在后面推动雪橇车。

    小型雪橇车是设定两匹骏马来拉动,中型的是四匹马儿,大型的六匹或者八匹,看情况而定。

    实际上人家北极圈的那些大型雪橇车,同样只用两匹马儿就能拖动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