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还能写错? (第2/3页)
响力,杜甫堪称空前绝后,中唐的韩愈李贺学习炼字,白居易,元稹学期通俗晚。
唐的李商隐学习七律技法,到了宋代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都受到他的影响。
乃至两宋最大的是派江西诗派,更是尊他为诗派之祖,但是你知道吗?就是这样的诗圣在盛唐之时却声明薄弱,他几乎所有的荣誉都是在死后加封。
是韩愈将他和李白齐名并称,是白居易不遗余力的赞扬杜甫,是苏轼曾杜甫为古今诗人之首。
到了晚唐他的诗才被称为诗史,又到了明代他才成为诗圣。
而他的生前没能盼到朝廷重用,也没能等到诗名远播,可他却一日不曾想过放弃。
独立发现一日,不曾忘记,忠君报国。
年纪越大,经历越多,才越能理解杜甫的可贵和艰难,今天呢,就给大家讲一讲杜甫,远比你们所想象的更加真实的人生。
杜甫生于名门,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时期的大诗人,母亲的出自名门望族清河崔氏,所以他从小就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一方面有条件让他博览群书,另一方面则支持他四处游览,增长见识。
他五岁观公孙大娘舞剑,七岁能文赋诗。
十四岁在洛阳齐王府上,听李龟年演唱,十五岁爬树打枣稀松平常。
二十岁的时候有病无月裘马轻狂,这就是杜甫的年少时期。
意气风发,昂扬肆意。
杜甫二十四岁之时在洛阳参加科考结果落榜,而他的父亲当时为兖州司马,于是他一为行亲,二为散心。
干脆跑去了山东看望父亲,在这一待就是四五年。
期间写下的那一首著名的《望月》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十岁的时候他回到洛阳娶了当时的司农少卿之女,杨氏为妻,
32岁时他遇到了被刺金放环的李白,一见如故,充当起了李白在河南期间的导游,后来呢,他们又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