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三章“说诗也要撒狗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三章“说诗也要撒狗粮” (第3/3页)

,往往会想起他最爱的人。于是他写下了那一首扬名千古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全词无一字不情真,无一句不意切。

    夫妻十一年死别又十年,这二十一年虽沧海桑田,但相思频频入梦来。

    如今我老鬓斑白,你仍少女模样,当年飞来凤,如今话凄凉,皎洁月光,清风拂松,你可知我想你了。”

    “好听吗?”

    “只要是你说的,都好听。”

    杨清一把抱着璐瑶,也是因为这块凉爽的原因,身上的汗水都被吹干,取而代之的是,有些阴冷。

    正好两人抱在一起,就暖和多了。

    一旁看着的吴文差一点没昏过去,这狗粮撒的,太没把自己当外人了吧。

    “老三啊,你快点回来吧,我快坚持不住了。”

    杨清道:“我记得上一次老师问你唐伯虎了吧,我也想知道一下。”

    璐瑶掐着杨清鼻子笑道:“你不是知道嘛。”

    “我还想听。”

    “好好好,我讲给你听,好了吧。”璐瑶放在杨清鼻子,躺在他的怀中,开始说了起来。

    “唐寅字伯虎,是京都有名的四大才子,虽然背负四大才子之名,他却一生落魄,晚年靠卖画为生,死于凄凉。”

    “唐伯虎出生于1470年的苏州,虽然祖上是官宦,但到了父亲唐广德后,已经转行经商酒馆。”

    “自幼饱读诗书,十四岁名师学画,小有才名,十九岁成亲,娶了门道户对的徐氏为妻,但转眼几年后,唐寅二十五岁的时候,迎来了巨大的改变。”

    “在这一年,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妹妹接连去世,至亲近丧,家境衰落。”

    在好友祝枝山的安慰一下,潜心科举寻求转机。

    1498年唐伯虎考中乡试第一,本应该趁势进取,但他却终日寻欢作乐,快意人生,好友祝枝山和文徴明不断劝解,但根本无济于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