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瑶瑶,你来吧” (第2/3页)
梦。
“带着这些思考,我们下回聊。”
“这一次呢,我们聊一聊苏轼的故事。”
公元1082年。
元丰五年,这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年头,三年前她经历了一生的重大劫难,“乌台诗案”
身陷牢狱,一度置之死地,总算九死一生。
最终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几乎跌至谷底,那你知道吗?在这一年他却写下了《定风波》,《念奴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多首名扬千古的诗文。
这看似普通的1082年,就是苏轼,璀璨夺目的元丰五年,这一年3月7日。
苏轼邀请好友前往黄州东南三十里外的沙湖看田,置办房产,走到一半啊突然天降大雨,大家手里都没有雨伞,一边捂着头一边快跑,寻找躲雨的去处。
其中就只有苏轼不以为然,他自顾自地淋着大雨徐徐而行,直到雨停。
作词《定风波》
莫听春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试图风光不再,却不仅当年潇洒,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也恰恰是苏轼乐观与豁达的最好写照,词也写了,雨也淋了,果然这就病了,等病好之后,等病好之后啊,本色不改,又踏遍青山寻古寺,来到了清泉寺。
遂作《浣溪沙》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话的意思大概有谁还没年轻过呢?
兄弟们接着奏乐接着舞。
五月份,天气渐暖,云游四方的道士杨世昌来到了黄州拜访苏轼,两个人一起游山玩水,寻仙问道好不快活。
七月十六日太阳西沉,碧霞漫天,苏轼一时兴起,便邀请杨世昌一同泛舟夜游赤壁。
他们杯酒交错对月语歌,许是那一夜的琼浆香醇,也许是那江上的清风醉人。
苏轼提笔,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