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八 初战白袍10——武毅军,冲锋 (第2/3页)
下跪的事情,屡见不鲜。军官地位尚且如此卑微,就更别说是一般的战兵了,地位低,心气儿差,兵员缺少训练,士兵素质极低,别说是打仗了,拉出来站个队都站不好。这样的士兵,指望他们能够排成大阵那也不太现实,所以后来不少战阵都是没用了。
自从二十年前在大宁城下惨败给朵颜三卫之后,大明朝终于从文恬武嬉,纸醉金迷的美梦中惊醒。皇上励精图治,整顿军备,改革军制,飞出军户制之后,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大为增加,这些战阵也都被从故纸堆中翻出来,重新操演。
杨沪生手上没有几万兵马,但是并不妨碍他的手下组成半月阵。自从半月阵发明之后,人们对它做了无数次的变化和修改,大明朝的骑兵们自然也不会例外。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个步骑结合的大阵已经成为了九边骑兵们的骑兵战阵。在九边铁骑的日常训练中,半月阵被衍化成了一种小型的骑兵战阵,极适用于十几人乃至几人的小型交火战。
这种变型的半月阵与原版相比,它的的基本原理并没有改变,还是月牙形状,中间略厚,两翼较轻。小型半月阵就是在中路以一个或几个块头大、力量大,装备重甲的重骑兵作为中坚力量,两翼辅以机动能力强的轻骑兵。
这个阵型进可攻退可守,最适合骑兵在高速度作战中面对比自己多的敌人。半月阵,如果是进攻的话,重骑兵上前,两翼轻骑兵退后,可以在瞬间变为锋矢阵,以强力的重骑兵突击敌阵,击垮正面之敌。如果是防守,也可以用防御力极强的重骑兵作为肉盾,抵挡对方攻击,两侧轻骑兵上前掩杀!
连子宁心里是向着组建大规模的骑兵部队的,毕竟在这个火器刚刚兴起,还未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骑兵,依旧是战场上最为强大的优势兵种。更何况,骑兵又不是不能和火枪结合?
未雨绸缪之下,在四处搜罗了百多匹战马之后,他半是花高价,半是托关系,通过戴府的大管家戴秉全从蓟镇搜罗了几个骑兵军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