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三九 建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六三九 建军 (第2/3页)

兵第六军骑兵第六军参将,阿济格。协理副参将,张十三。

    亲兵营骑兵第一卫指挥使,由镇抚石大柱兼任,石大柱仍管龙枪骑兵。”

    亲兵营炮兵千户所千户,由刘振担当。”

    连宁的话就像是扔下去一颗深水炸弹,炸的众人都是有些七荤八素。

    他们都没想到,大人竟然会改变军制,直接在卫这一级上面增加了军一级的编制。毕竟是惯xìng思维的影响,大明朝这个军制用了几百年了,谁也没有这个改的概念。连宁却是不会这么想,在他看来,在卫以上增加一级军制,已经是势在必行。

    随着麾下势力的越来越大,以后战争的规模也会更大,而且战场也绝不会局限于一处,这时候,再以卫为指挥单位,未免过细了。

    而组建了军之后,以武毅军的强悍实力,一个军或者是两个军的军力,就足以打好一场局部战争了。

    当然,众人的情绪,先是惊愕,然后便是狂喜。

    毕竟大伙儿基本上都是高升了一级,从指挥使升到了参将,而不少千户,也是荣升新增卫的指挥使。

    随着队伍的扩大,基本上是个个人往高处走。

    骑兵第一卫也就是昔rì的第四卫,指挥使杨沪生;骑兵第二卫乃是第六卫,指挥使努尔哈赤;骑兵第三卫乃是第七卫,指挥使**金;骑兵第四卫则是第十一卫,指挥使董老虎。

    官还是哪些官,不过是换了一个番号而已。

    在连宁离开的这段rì里,骑兵第一卫到第八卫已经是全部整顿完成了,在各部首领的强力压制下,那些部族的勇士们还是很老实听令的,当然,这种温顺也和他们充分见识了武毅军的强大不无关系。

    这些少数民族的士卒已经是被打乱打散了各自的原有编制组织,被编到了八个骑兵卫里面。

    可以说现在这八个骑兵卫,并无野女真骑兵卫或者是汉人骑兵卫之说,每个卫中都有汉人,都有野女真,鄂伦chūn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和汉人士兵一样生活,一样居住,也是住在军营中每rì在大校场进行训练。

    连宁离开的这些天,足够他们形成了初步的战斗力。

    “各自的差事,都明白了么?”连宁问道。

    “明白了!”众将轰然应道。

    连宁微微一笑,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

    这一次,算是他对麾下所有势力的一次大的整合。

    “另外,关于武毅军的后勤方面。”连宁继续道:

    “改马场为苑马寺,为正五品衙门,设立苑马寺使管理,专司养马之职责。隶属于后勤部。”

    “设立军医监,设总监一员,为正六品;设副监一人,为从六品;设监理五人,为正九品;设监副十五人,为从九品;设录事一人,未入流。军医监管理军医,隶属于后勤部辖理。”

    “设皮作局,设大使一人,为正六品,副使两人为从六品,专司铸造铠甲之事。隶属于后勤部辖理。”

    “设鞍辔局,设大使一人,为正九品副使两人,为从九品,专司鞍辔制造之事。隶属于后勤部辖理。”

    王大chūn听着,心里乐开了花,这下后勤部的权限又是扩大了不少,而且明确了,这也免得他像以前那样要干个什么差事还生怕人家说他擅专。理”

    “矿监局升

    格为正五品衙门,直属都指挥使司辖理。”

    “设立将作局,为正五品衙门・设局正一员,为正五品;设副监一人,为从五品;设协理五人,为正九品;设副协理十五人,为从九品。将作局于矿监局纳入铜铁之物,专司铸造农具、车马用具、民用刀具等一切民用事物。

    直属都指挥使司辖理。”

    “设采盐局,为正五品衙门,设局正一人,正五品,副局正一人・从五品,分管各处盐场检校若干,正九品。专司开采盐场,晒盐挖盐之事宜,直属都指挥使司辖理。”

    “设盐运司,为从五品衙门・设提举一人,设副提举二人,为从六品;设吏目一人,为从九品。专司将成盐运往各地,直属都指挥使司辖理。”

    “设市舶提举司,为正五品衙门,设提举一人,为正五品;设副提举二人,为从五品;设吏目一人为从九品。专司管理松江码头,并对出入之船只课以赋税。直属都指挥使司辖理。”

    “设七十二府库,每一库设仓大使一人,为正九品,仓副使三人,为从九品。各织染司,赋税司、粮食司、四夷司、市舶司所征收上来之粮食、银钱、皮毛、布匹、特产等,盐运司运送之食盐、皮作局所造之铠甲、军器局所造之武器,铸币司铸造之通宝银锭,军器局铸造之武器、将作局所造之器物,全部上缴,分门别类储存。无本官之手令,一文钱,一粒米,都不得出库。”

    连宁向史凯道:“本官拨给你一块儿地方,把这些府库尽快建起来。”

    史凯赶紧应了。

    到这时候,整个会议已经进行了长达一个半时辰了,而且一直在脑力高度运转中,情绪也是起起落落,众人都是相当之疲惫困倦,不过到此,也是告一段落了。

    在宣布了改制完毕之后,连宁着文官们离开,然后开始大封武将。

    此次爵位的册封距离上一次已经是很久了,中间也经历了数次大战,这些武将们积累的军功都是相当之丰厚了。

    连宁也不吝啬,按照各人立下的军功对他们一一进行封赏。

    正如他自己所言,赏罚分明。

    只有如此,才是长远之道。

    各人的爵位基本上都有增进,李铁从第七等,从三品上云麾将军,晋升为第五等,正三品中,怀化大将军。熊廷弼从第八等,从三品下归德将军,晋升为第六等,正三品下,归德大将军。努尔哈赤从第八等,从三品下归德将军,晋升为第七等,从三品上,云麾将军。余者诸将,也是各有封赏。基本上每人都是往上提升了一两个台阶,现在武毅军军一级参将级别的这些大将们,已经是很少有低于从四品的军衔儿了,基本上都是在十二等以内。

    就连董老虎、刘益辉、秦立人这些后来的降者,连宁也是未曾亏待了他们,三人都是封了第十二等,从四品下,归德中郎将。

    在宣布完各自的爵位晋升之后,连宁又是举行了盛大的授勋仪式。

    连宁亲手把一个个镌刻着各自军衔的铜牌挂在他们的胸前,各自勉励了几句。

    对于这一次的授勋改制,连宁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每一位参将,不但发放了两套大明朝正三品武官,补上绣着黑熊的常服,更是为每一位参将都定制了两套铠甲。这是武毅军最高一级武官,参将的专属铠甲,只要是出现在战场上,所有人立刻第一眼就能认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