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9章 借题发挥 (第2/3页)
自然是**,这个理所当然,但这篇通讯之中,**考察北栾区的内容,占了一多半,而其中最突出的内容不是考察北栾的饲料厂和机械厂这些新鲜事务,却集中在老树域村等最为贫困落后的山村。
通讯花了很大的篇幅來描写北栾区的贫穷和落后用比较夸张的语法,将老树域村形容为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村民们的主粮,就是这种黑乎乎的杂粮饼子和几片菜叶煮成的清汤,还特别注明,这是在村支书的家里,可以想见,其他村民的生活只有更差。
“我呸,什么边吃边流泪,演戏也不是这么演的,我看他是吃不下去,噎得流眼泪吧。”
马常吉气呼呼地说道。
愈彦本來也是脸色严峻,闻言却“噗”地笑出声來。
这个老马有时候也蛮有幽默感的。
“书记,你说,他到底是何居心,咱们北栾区建起了好几个工厂,群众今年种棉花赚了那么多钱,还有一大批生猪也快出栏了,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么好的东西,他不报道,偏偏要报道老树域,不明内情的人看了还以为我们这些区干部都在吃干饭呢,一点不关心群众的死活,这不是成心的吗,北栾区这一年來的变化,就是瞎子也能看得到,他一个县委书记,这么沒水平。”
马常吉见愈彦笑了,也跟着笑了几声,随即又气愤愤的了。
愈彦不吭声。
“还有啊你看这段,这儿……”马常吉站起身來,跑到愈彦的身边,伸手指着报纸,说道:“这里说什么张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区委书记愈彦,要多下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多关注群众的疾苦,***,他才來了几天,看了几个地方,你愈书记到任十个月走遍了全区一百零三个行政村,这个他们怎么不写,这就是想污蔑你嘛。”
马常吉气不打一处來,差点就将报纸戳了个大洞。
马常吉说的不错,整篇通讯都在突出**的勤政爱民,而北栾区的干部尤其是区委书记愈彦,隐然成了衬托张书记硕大形象的反而人物,被张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带着点批评的意思。
报纸上还特意点明,愈彦是一名非常年轻的干部,刚刚从学校毕业两年时间,担任北栾区区委书记不足一年,以前沒有基层工作的经验,摆明就是说愈彦基层工作经验不够,管理这么大一个区,能力尚有欠缺,以至于北栾区还有那么多群众生活在极度的贫困当中,连饭都吃不饱。
这样的年轻干部,和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老干部比较起來,还是差了点火色。
“书记,你说,姓张的这么搞,到底是什么意思。”
马常吉一手扶着愈彦的椅子背,望看报纸,问道,马常吉四十几岁,尽管一直在基层工作,脑袋瓜子可也转得不慢,从这篇明显不对头的通讯之中,颇能看出点门道來,老张这是专门冲着愈彦來的,这一点错不了,只是老张为什么要这样槁,马常吉一时有点猜不透,不讨他对**的观感,是特别恶劣了,一开始还叫声“老张”,现在直接变成了“姓张的”
也难怪马常吉如此生气,这篇通讯上尽管只提了愈彦的名字,沒有提北栾区其他干部的名字,但完全否定北栾区的工作,乃是确定无疑的,马常吉身为北栾区区长,这一年來,跟随愈彦,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北栾区的群众几乎人人都得了实惠,到头來得了这么个评价,叫他如何不郁闷。
愈彦笑了笑,拿起桌而上的大中华,递给马常吉一支,笑着说道:“区长,坐,坐下聊,沒什么大不了的。”
马吉曾这才意识到自己这样子站在愈彦的身后,愈书记得扭过头跟他说话,很不方便,自己是有点不大礼貌了,连忙接过烟,回到办公桌对面坐下。
愈彦亲自给马常吉点了火,自己也点上一支,深深抽了一口,沒有忙着说话。
“书记,这个事,不能等闲视之,我估计这张报纸一下去,咱们区里的干部,马上就会变得人心惶惶,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多少工作等着做呢,姓张的搞这么一下,简直就是***故意捣蛋。”
马常吉说着说着,又激愤起來。
自愈彦出任北栾区区委书记之后,北栾的班子空前的团结,干部队伍的士气也很振作,马常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