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议政(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议政(初) (第3/3页)

 “我泱泱人族之政,何时轮到魔族修士过来指手画脚。”

    “新政一旦落实,必然会使得诸多忠心臣子左右掣肘,难以顾全国务,这其中,是否有魂术者借助新政,故意扰乱我人族朝政之嫌?”

    “非我族内其心必异,望陛下明察。”

    听到王恒这些言语,宇文君是真想要将其一掌形神俱灭。

    人皇当即眉头微皱,看向宇文君问道:“王爱卿所言,是否属实?”

    “这新政,真出自于魔族修士之手?”

    宇文君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出,说道:“非也,这新政乃出自于我之手,我为安定神域三座城邦局势,亲自制定新政,但为打击神域大军士气,故意将这新政之功,落实在了麾下魂术者身上。”

    “众所周知,神魔两族彼此对立已有漫长岁月。”

    “神域之地,有魔族理政,也可扰乱神域人心士气。”

    “请陛下明鉴。”

    人皇闻言,故作恍然大悟之状,沉声应道:“原来如此,爱卿的兵法还真是愈发炉火纯青,一举一动,皆意有所指。”

    “不过,魂术者一说,还望爱卿表明实情,以免诸位大臣不服啊。”

    跪在地上的王恒脸色铁青,他感觉到陛下今日是有意拉偏架,但又不是那么明显。

    宇文君会心一笑道:“实不相瞒,魂术者,非魔族独有也。”

    “我龙族亦有修行魂术之法。”

    “若问证人是谁,那自然就是灵帝陛下。”

    “众所周知,我与灵帝陛下常有往来,彼此信重,此话若有假,那就是灵帝不明。”

    没办法,只能让灵帝背这么一个小黑锅了……

    王恒当即抬起头怒斥道:“可新政终归不是出自于人族正统之手,你乃龙族少主,有何德行,为我人族开设新政?”

    宇文君意味深长的瞥了眼王恒。

    王恒见状,狞笑道:“怎么,殿下理亏,想要动手不成?”

    然就在此刻,蒲维清一步跨出,说道:“启禀陛下,宇文君是龙族少主不假,却也是我人族的八顾之首,也是顾雍的嫡系传人。”

    “八顾之首,制定新政,不算越界。”

    “莫非有人觉得,八顾之首的威望与才能,不足以参与时政大事?”

    “再者,景佩瑶更是八顾之一,乃我人族杰出俊彦,二人又是夫妻,论纲常礼法,宇文君自然有资格参与人族大政,此理天下皆知。”

    人皇闻言,这才霍霍点头道:“蒲爱卿所言极是。”

    随即,人皇看向王恒,微微挑眉道:“你还有何话要说?”

    王恒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应对。

    与此同时,季建上前一步,叩首应道:“臣有本要奏。”

    人皇微微皱眉,这一次是真的皱眉了。

    “爱卿但说无妨。”人皇态势沉稳应道。

    季建眸光炯炯有神,并未理会站在一旁的宇文君,而是徐徐说道:“新政固然有新政的妙处与优势,然新政也有新政的弊端。”

    “旧政已持续漫长岁月,冒然更换新政,必会殃及众多领域。”

    “其一,落实新政,就必然会更换大量官员。”

    “一些在旧政合法的事,在新政便不会合法,然所涉及到的官员太多,若强行更换,人族秩序便会顷刻之间崩塌。”

    “其二,旧政之下,无论是选举官员,亦或是提拔将士,皆可服众,人们已意识到,唯有出身好的人才俊彦上台,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倒也并非我们这些臣子只认出身,不认才能,而在于大多数寒门百姓认可出身,不认才能大小,此话虽说有违道理,可此类现状却是屡见不鲜。”

    “其三,新政上台,必然会陆续踊跃大量人才俊杰,后期之秀,将如同雨后春笋一般连绵不绝。”

    “可想要落实这样的新政,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譬如人人皆可读书,譬如废除奴籍,这般花销,唯有国库承担。”

    “前景虽好,但实则举步维艰。”

    “宇文殿下修建恒昌书院,造福南北百姓,可如今多数百姓之家的孩童依旧无法求学亦或是修行,家中财力不足,又逢大争之世,故而也只能福泽部分百姓。”

    “即便先落实新政,可新政之中的这些条款若不能履行落地,便又会造成,部分百姓有书可读,有饭可吃,而部分百姓则依旧一无所有。”

    “如今虽说也是这般局面,但我等臣工也在尽力安抚现状。”

    “可新政乃是正大光明之举,正大光明之后,若无回应,无论百姓亦或是权贵心中皆会感到不平,心中不平,便有可能滋生出乱象出来。”

    “臣觉得,新政虽好,但时机并不恰当,不符我人族现状。”

    大殿之上,一片沉默。

    无论多么美好的愿景,若是没钱的话,则寸步难行。

    新政再怎么好,然国情不许,又能如何?

    人皇的脸色也渐渐沉重,季建并未阻止新政,只是陈述厉害关系而已。

    然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柏小卫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也有些肺腑之言要说。”柏小卫叩首言道。

    人皇眼神里当即闪过一抹炽烈的光彩,兴致高昂道:“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柏小卫这才徐徐说道:“官员贪墨一事,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以微臣之见,落实新政,便可打击贪官污吏。”

    “坊间常说,官哪有不贪的。”

    “臣前几年发觉一繁华之地的县令,竟然贪污黄金二十万两,而那座县的赋税,一年不足两万黄金。”

    “数额对比,如此悬殊。”

    “且多数官员贪墨,无论是做假账,亦或是官官相护,后来事情都不了了之,依微臣之见,若能大肆捕获贪官,缴获赃款,再结合紫金盟的宝藏,便可支撑新政落地,微臣虽不才,恳请陛下允准新政落实,成立内阁。”

    “微臣请愿,为内阁之首,查处天下贪官,以壮国库,以安人心,重塑朝纲。”

    “总不能让天下人都觉得,升官与发财并联,这是不正之风,需得当头一棒,否则长此以往,人族可还有信仰?若无信仰加持,国运岂不是日渐枯竭?”

    “总不能老是指望一个时代里那些有风骨的个别人物撑起国之脊梁吧。”

    “若扶摇,若顾雍这样的人,能有几个?”

    柏小卫的话语很平静,像极了锋利的剑势,在整个大殿内激荡开来。

    贪墨之风若不减除,则国家永远有蛀虫。

    且不说国家蛀虫危害如何之大,仅是某些人牙疼犯了,都还有痛死人的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