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6 各项计划 (今天四更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66 各项计划 (今天四更求月票) (第3/3页)

很多,都是在为了天书电子的未来做准备工作。

    比如跟华微合作开办一所高级芯片生产技工学院,为未来的天书电子培养大量熟练的一线操作人员,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未来王正宇想要生产自主品牌的cpu,这些高级一线技工可是重中之重。

    在天书给他的资料中,生产一块合格的cpu需要二百八十多个详细步骤,这便也罢了。为了防止微尘对精密芯片内部的晶体管造成伤害,大部分步骤都要在一类清洁室中完成。这一类的清洁室要求每立方英尺内只允许有一粒尘埃,为了保证清洁室内的清洁,操作人员必须换上一种连体式的防静电工作服。

    如果不是训练有素的操作人员,光是穿这种衣服估计都要一个小时,更别提进入操作间进行的各项精密操作了。

    为了实现他的计划,他可是打算在天书电子旗下,开一家属于天书电子的晶圆厂来。

    当然建立技工学院只是着眼于未来,这种高技术工种短短一年时间是培养不出来的,王正宇还得到处挖人,比如跟华微有业务往来的台成电就是他瞅准的目标之一。

    光靠挖人显然还不够,他还主动找上了一次陈部长,透过这条线跟华夏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以及江北计算机研究所取得了联系。

    前者不但有研制银河系列大型计算机的技术储备,更是有大批的高素质的人员。

    而跟江北计算机研究所是有着军方背景的国内仅有的几个能够生产通用cpu的企业。虽然他们主要的业务是生产特殊用途的大型计算机,但是他们在cpu的制造方面可有着不少人才

    总之说白了,王正宇还是在到处挖人。这也是没用办法的事情,intel能够占据整个世界的通用芯片市场不是没用理由的,别人经过多少年的经验技术以及人才积累。

    王正宇虽然掌握着技术,但是他缺人,更确切读就是缺人才。尤其是生产cpu的一线操作员,在华夏更是有钱都难招,所以他也只能找这些有军方背景的公司合作。

    当然跟这些企业合作,安全方面也能让他省心,毕竟现在盯着他的人太多了,连天书都提醒他不少间谍打算混进天书科技呢。

    好在凭借天书科技此时的名头,跟华夏国防科技大计算机学院以及江北计算机研究所的沟通进行的很顺利。王正宇专门抽了三天时间,华夏国防科技大所在的星城,跟江北计算机研究所所在的婺城去转了一圈,要到了不少人,并大致谈妥了一些合作协议,只等这天书电子的执照办下来之后便正式签约。

    等他回到江城总部时,霍广博也基本上将天书电子的手续跑了下来,顺带着将天书能源跟天书电子都改为了天书科技的子公司。

    这时候,霍广博以及一众天书科技的准备出国开办各地分公司的人员的签证也集体办了下来,天书集团的国际化征程也即将正式开启。(未完待续。。)

    ps:  感谢:博大厌高、丶莫晓乙588 ,墨h闻 100 起读币打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