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灵魂晶珠 (第3/3页)
不禁眼圈也红了,道:“好妹妹,别哭了,以后我不任性还不行吗?”
黛玉渐渐地缓了过来,至住哭声道:“你总是任性,不知道事也不听别人劝,结果弄到最后,吃亏的总是自己,这次一件小事,舅舅就把你打到这般田地,合着下次你要再惹出一个大事,舅舅还不要了你的命呀!纵使你自己死了不打紧,可留下了老太太和舅妈该怎么办呢?人活着一辈子,总该听听别人的话,自己忖度着,有用的就听,没用的就当没听过,这又少不了你两斤肉,反倒能让你少吃亏。”
宝玉气生生地道:“难道宝姐姐和云妹妹让我学仕途经济也要听吗?”
黛玉哭道:“我又没说让你听他们学仕途经济,我让你忖度着她们有道理了,你就听,如果是没道理或违了你心愿的,你可以不听吗!”
宝玉这才明白黛玉的意思,看黛玉哭得正很,便赶紧为刚才的话道歉:“好妹妹,快别哭了,我知道你是最了解我的,看来我以前对你的心也没白用。”
黛玉听此言,心中甚是欢喜,但想到自己的身世不觉又流下泪来。于是便起身告辞,径自向潇湘馆走去了。
此事对宝玉可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对黛玉可谓是:美人笑解心结处,缘系一语道天机。
亮点:文白融为一体,自然晓畅,没有雕琢之感。擦亮眼睛,听贤人意见
一日,吴王夫差遇见唐玄宗李隆基,说起臣子进谏之事,二人长吁短叹,感慨颇深。
夫差:李老弟啊,我是糊涂人啊。子胥对我一片忠心,竟被我当成狼心狗肺,倘若当初听了他的话,斩了西施这个祸水,灭掉越国,也不会害人害己,便宜了勾践那小子!唉,子胥,朕不听你的话,无颜面对你及吴国民众啊!
李隆基:夫差大哥不要难过,比起你我更愧对我家祖宗和大唐子民。当政前期,我还能唤醒自己的耳朵,虚心听取姚崇他们的话,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华景象,可是后来,我迷恋于杨贵妃,整天听她的逢迎话,再也听不进一句意见啦,可那也只是变着法哄我开心罢了。好好的大唐江山,竟被我因这帮小人的“意见”搞得摇摇欲坠。啊!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坚持自己的看法——
夫差:你我同样治国失误,但错因不同:我是因为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你在于不辨是非听信谗言。
李隆基:可不是吗?但怎样才能做到既善听别人的意见又不信谗言呢?
夫差:我看咱们不如打开历史明君的电脑笔记本吧,看他们有何高见。
唐太宗:“亲贤臣,远小人”此诸葛孔明之教导后主也,拭亮你的眼睛,明辨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虚心接受贤士进諫,哈——(笑着离去)
李隆基:我家祖宗太深奥了,我有些听不明白,让我们看看国外的明智者。
但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塞纳克:相信一切与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
……
夫差:各种看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我看出共同点了。那就是如唐太宗说的,先辨别出好坏,在基础上要认真吸取别人有益的意见,当然最重要的要明辨是非。喂,你懂了吗?李老弟?
李隆基:懂了!我得马上给现代的人们说说去,让他们吸取历史教训!
亮点:故事新编、戏剧、穿越,三者完美结合,构思新奇,还主旨鲜明,实在难能可贵。
关羽之恨
“久仰将军盛名,如雷贯耳,文人幕士。成居于此。区区一东吴小国,人贫地乏,不足为将军忧耳。望将军竭力攻打曹魏,使东吴得以残喘。”
“哈哈,东吴百姓人人皆知吾名。好!明日应战。”关羽抚着髯道。
“将军,此举欠妥,东吴素有窥视荆州之意。若攻打于禁,恐中了吕蒙之计,让他袭了荆州,望将军三思”一谋士进谏。
“汝不闻吾自征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区区吕蒙,安足挂齿。吾意已决,退下!”
“退下!”
经过几日苦战,活捉于禁,但关羽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正准备班师回荆州。
“报——,荆州已被吕蒙袭了。东吴陆逊正引兵望此处而来。”
“报——,陆逊用攻心术,本部军士多有降敌之意。”
“报——,本部军士多翻墙而出,降吴去了!”
“报——,麦城中粮食将尽,急需救援。”
关羽跌坐帐中,“悔不该,悔不该不听您的意见,忽视了东吴,才落得如此下场。那,下一步该怎么走?”“惟有去上庸请孟达、刘封援助。”
求援的将士还没归来,守城的士兵却一个个地逃跑了,关羽仰望苍穹,满脸失意与不服:“我自破黄巾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义释曹操’,可谓身经百战,哪一次不是自己做的决策,哪一次不是充分利用我的智慧。为什么会有今日的败局,不!我不相信,我就是英勇、智慧的化身。我不会输,看我下一次!”
上庸军迟迟不来,关羽决定突围出去。
“将军,东吴兵料想咱们势单力薄,一定会埋伏在小路,请将军走大路。”
“不!山路较崎岖,容易突围出去,走小路。”美髯公再次斩钉截铁地说。
于是,有了“美髯公被俘,先主兴师报仇”这一幕。
是的。对于南征北战的勇士来说,自主决策,显示出了英明与智慧,这也是每一个成功的将士所应有的。但是也应看到无论在军队中抑或是朝廷中,文臣是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在相信自己的同时,不妨听一听别人的意见,那样,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亮点:语言简短明快,故事生动活泼,人物性格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