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4章 音乐厅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4章 音乐厅来了 (第3/3页)

还是每一首歌都能赢得掌声。

    也给在场的宾客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高级享受。

    2000年6月,李俊东的啤酒音乐厅再度在枚江大学一炮而红!

    红是红了,当周六周日二天的开业新张期过了,李俊东与梅花一对账,啤酒音乐厅的营收却没有李俊东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原创就有风险,这既不是正餐,也不能唱歌,只是听听音乐,很大的情侣就一杯奶茶,一支啤酒就坐二小时。

    客单价上不来,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多的工人,还有乐手与演唱者,成本开支比两间唱吧的总和还大一倍不止,但营业额竟然一天只有一千三百元左右。

    开业的前两天都这样,接下来生意肯定下滑,果然周四晚上十点半,李俊东再来音乐厅,周一到周四这四天的平均营业额就只有七百。

    原创的初衷没能实现,李俊东有些小郁闷。

    但比李俊东更郁闷的却是欢乐谷的赵云帆,他好不容易等到李俊东的啤酒音乐厅走入正轨,以为欢乐谷的生意终于可以恢复了,没有想到的是不管音乐厅火或者不火,他们欢乐谷的生意却一厥不振了。

    从立意之初,李俊东就没有想过要用音乐厅来打压欢乐谷,但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

    音乐厅营业额上不来,但客人却是实实在在的吸引了,并且因为装修的格调不低,刚好就对原来装修定位就比快乐老家略高一层的欢乐谷形成点杀。

    原本生意的上座率一直比快乐老家与欢乐世界更低一些的欢乐谷因为定位略高,酒水的价格相对也略高一点,在客单价与利润率的支撑下,欢乐谷的盈利还是有保障的。

    但李俊东的音乐厅恰巧就给他那一部分喜欢面子的客人找到了另外一个更有情调同时也有面子的消费场所。

    许多学生一起去唱歌并不是所有人都爱唱歌,有些人只是去听一听或坐一坐而矣,所以去哪里就看谁做决定。

    想唱歌的人决定就去唱歌,想听歌的人决定就去听歌。

    以前没有对比没有选择,相对爱面子的人可能就去欢乐谷,但现在来音乐厅竟然能听现场伴奏的真人音乐秀,并且演唱的水平比那些唱吧高了无数倍,

    倍有面子还省钱何乐而不为呢。

    有些事没有发生之前李俊东自己也看不懂,但当一个现象摆在了面前,有一定分析能力的赵云帆就完全明白了。

    李俊东这个啤酒音乐厅就是欢乐谷大唱吧的杀手。

    他四五十万的投资在李俊东五万不到的投资之下,正好被打到了七寸要害。

    市场就摆在面前,消费人群就摆在面前,低端的客人面对被快乐老家与欢乐世界他毫无优势,讲面子讲情调的客人又被李俊东的音乐厅截走了一半。

    接下来的游戏就不好玩了!

    召集下面的几个骨干开会,所有人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他的活动专员展成双再度建议搞一*的活动,把学生群体的消费热情再向上推一层楼。

    赵云帆却不敢这么决定,难道他的命运就真得不断花钱营销把李俊东的三家店全喂饱了自己才有饭吃吗?

    这让他这个早稻田大学的EMBA高材生情何以堪。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